广州中考志愿填报临近,家长们手握孩子的模拟考成绩单,焦虑地期待着分数这张“命运牌”。在教育界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纷纷开展丰富多样的素质拓展课程,挖掘学生的多元才能。然而,学科分数与素质教育的碰撞,让中学教育的价值衡量成为一道难题。这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困惑,更是每个教育参与者深思的命题。 “嗡嗡探校”走进广州开元学校,探寻这所中学对“价值”的独特诠释。这所学校的标语是“把最好的给孩子”,然而,何为“最好”?开元学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踏入开元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令人惊叹的硬件设施:设置在体育馆天台的露天标准泳池,宽敞明亮的6人宿舍,以及两个融合历史底蕴与科技感的博物馆。校园内双操场配置齐全,各类运动场馆一应俱全,明亮的课室走廊和宽敞的礼堂舞台,甚至连许愿池中的锦鲤都拥有专属名字“元元”。
作为公办学校,开元并未因高配置而提高收费标准。但这里的“价值”远不止于此:为备考学子开设的专属小灶,课余时间的放松天地“小K房”,针对个性化需求的飞镖等特色课程,以及“你选书我买单”的图书馆服务,处处体现着学校的用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将心理教室设在阳光充足的楼层,彰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
人们关注的往往是看得到的大结果,但每个大结果,其实都来自于一个个微小的用心。
教育的价值,不在于硬件与分数的简单叠加,而在于用空间的“大格局”孕育成长的“小确幸”,用资源的“高配置”激发生命的内驱力。当学校在看不见的细节中深耕,在看得见的未来中收获超越分数的生命能量,教育的价值便在每个学生的成长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关注“嗡嗡探校”系列报道,我们将继续探寻更多特色学校的教育魅力。
南方网记者 翁子盈
更多中学探校视频: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的“成长密码”:从“跨界课堂”到“素养本位”丨嗡嗡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