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介绍了本科的专业设置,共12个专业门类。不少家长留言提出疑问“高职跟本科专业设置一样吗?”,我们当然是有问必答,今天就给大家安排上!
高职院校更倾向于培养高素质专业型技能人才,在设置专业的时,专业名称普遍通俗易懂,让人一看就有种知道未来将会从事什么行业的感觉。
高职(专科)的专业划分也划分为三级,第一级称为专业大类,第二级称为专业类,第三级称为专业。高职共设19个大类,专业目录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增补一次专业。
19个专业门类
农林牧渔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土木建筑大类、水利大类、装备制造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轻工纺织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医药卫生大类、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文化艺术大类、新闻传播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公安与司法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专业代码和专业划分有何联系
专业代码是指院校专业的数字编号,全国统一。就高职来说,专业代码一般由六位数字组成,前两位代表专业所在门类,中间两位代表专业所在学科,最后两位代表具体专业。简单点说,也就是专业代码的6位数,每两位数依次代表了专业划分的一、二、三级。
举个例子:
作物生产技术的专业代码是510101,那51就是专业大类(农林牧渔大类),5101就是专业类(农业类);
工程地质勘察的专业代码是520201,那52就是专业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5202就是专业类(地质类) ;
管道工程技术的专业代码是600501,那60就是专业大学(交通运输大类),6005就是专业类(管道运输类);
……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专业代码后会加“T、K、H”等字母,这也是用来区别一些特殊专业的符号。
比如:
专业代码有“T”表示特设专业,是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而设置的专业;
专业代码有“K”表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这种涉及国家安全、特殊行业的专业由国家控制布点;
专业代码有“H”表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详细专业目录及专业代码可以登录教育部官方网站查询《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及专业简介(截至2019年)》,即可了解相关专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