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根据清远市相关部门公布的方案,面积约50平方公里的省职教城片区,未来总共可容纳24所院校,常住人口将达55万至60万人,其中在校生25万至26万人。
怎么发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如何助推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为清远高质量发展增强人才支撑动力?清远市清城区省职教城人才服务基地以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创新人才服务新模式
应用数字化平台精准服务工作全领域
2021年12月,以“融合、创新、突破”为主题的2021年产教融合大会在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举办。清城区省职教城人才服务基地与中共清远市清城区委组织部、清远市清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等单位正式揭牌成立“产教融合基地”。
通过系列调研,人才服务基地积极为院校引进优质企业,撮合地校企协各方资源,联合院校共同建设产教融合基地。基地目前已初步实现由人才服务基地统筹、各个院校主动参与人才服务工作的“1+N人才服务”新模式,着力打造“N平台N中心N实验室”功能——校企交流平台、产学研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人才培养平台、项目孵化平台、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实验室。
为更好地落实“1+N人才服务”新模式,让人才工作更精细化、数据化,创新人才领域数字应用全景式应用,人才服务基地还联合校企共同研发《省职教城人才服务数字化平台》,实现集人才智库、人才鉴定、人才培养、专家服务站、产教融合、人才开放平台功能于一体化的数字管理,为清远精准引才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撑,为清远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和保障。
创新人才融合平台
拓宽交流渠道搭建“地校企商协”五维实训基地
人才服务基地充分利用整合省职教城人才资源优势,建立一支150人左右的跨院校、跨行业、跨学科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的专家智库,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地校企合作积极性,为清远重大决策和项目论证提供智囊团服务,也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短短的半年内,人才服务基地积极组织“地-校-企-商-协”五维联动座谈会30余场次,让省职教城院校和清远企业面对面交流、相互了解。2021年7月,人才服务基地先后组织了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多家企业座谈调研,实地了解院校师生专业技能水平,调研企业人才和产学研需求。
2021年10月,人才服务基地通过精准匹配学校和企业人才需求,开展4场次工业研学游,让院校师生融入清远企业,感受清远数字化转型成果,树立了数字化有序、规范、体系的智能制造车间观念。相关企业也希望提供研学游能吸引省职教城院校的专业技能人才,推动公司业务向更加专业化、节能减排、智能制造方向发展。
人才服务基地还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和院校师生进行技术交流和宣讲会6场次,为青年人才在技术交流、信息互动和联谊沟通上搭建起了桥梁。针对企业升级改造、发展需求,人才服务基地联合省职教城院校教师组成专家服务团,进企业巡诊问诊5次,对企业人才、技术需求进行详细记录和认真探讨,并初步形成调研报告,对企业下一步发展具有非常实用的指导作用。
创新人才育留机制
两手稳抓“广东技工”“乡村振兴”人才工程
通过产学研增加校企粘合性,人才服务基地稳抓“广东技工”人才工程。针对企业技术痛点,人才服务基地联合院校组建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加大地校企科研合作和成果转化力度,增强了学生和企业适应性、粘合性,为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
通过撮合校企资源探索新型学徒制、订单班、技能培训班等多维并行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人才服务基地邀请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赴清远市简一陶瓷有限公司开展机修技能培训、为清远清洁生产审核技能培训授课,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与清远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助力清远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等产业人才队伍提升。
与此同时,人才服务基地还通过地校企联动活动,稳抓“乡村振兴”人才工程,如2021年12月邀请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师生先后开展清城区白庙风貌带、食品企业、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振兴研学活动,了解清远乡村旅游,拓展教育帮扶覆盖面,深化校地合作,为学校和乡村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和留用平台。
除此之外,还邀请了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和辖区乡镇开展科技支撑工作,采取“乡村振兴研学游”“大学生支农”“村校结对”“技能提升班”等方式,让省职教城高校师生感受清城区的文化底蕴、产业集群和乡村振兴建设。
未来,清远市清城区省职教城人才服务基地将更好地发挥“地校产教融合基地”功能,运用好人才政策机制,增加人才交流联谊频次,增强地校企产学研合作粘合性,加大力度推动校企实训平台建设,为清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文/图 李程 杨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