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考生跻身全省文理前50名,占佛山1/3;1名学生入选清华领军计划,占佛山半壁江山;本科上线人数突破1万人……
2019年高考放榜。顺德各大高中捷报频传,一项项数据,成为顺德教育实力的最好证明。实际上,今年的毕业生,是顺德2016年启动教育综合改革以来的首批“成果”。三年来,顺德瞄准教育短板,相继推进了区统筹管理高中、课堂教研、学校办学绩效评估、集团化办学等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
三年不懈改革,顺德教育不辱使命,终于交给了全区人民一张满意的答卷。在入口分数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实现了华丽的“逆袭”,将越来越多的顺德学子们送进理想的大学校门。
树标杆 老牌名校带动教育整体提升
“今年我们有一人高考成绩被屏蔽,总分进入全省文科前50名。高分优先投档线过线人数突破八百大关,达到874人,上线率‘破九’。”说起今年高考成绩,顺德一中副校长张辉煌难掩激动。
曾经,看着这届学生不算亮眼的中考成绩,师生家长都不无担心。不过,正是在三年前,学校开设创新实验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打造创新人才。学校在学生的选拔、学生的学习管理、培养方案的制定方面做文章。创新人才班实施导师制、学长制、学分制的全新培养模式,为每一位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特长、爱好等进行全方位精细化指导管理,满足拔尖人才全面个性发展需求,实行多元化课程管理机制,开发和开设多种形式的特色校本课程,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年培养,今年这批学生参加高考,结果不负众望。该校两个“尖刀班”在今年高考中“一马当先”,其中理科“尖刀班”平均分超“高优线”142分,文科“尖刀班”则超“高优线”67分。而三个实验班也同样表现惊人,理科实验班总平均分超一段线100分,文科实验班总平均分超一段线42分。
顺德一中的此番尝试,正是顺德教育改革部署的一步好棋。三年前,在教改启动之初,顺德的探索就从高中学段开始。在走访调研之后,顺德教育局发现:品牌、标杆学校过少,教育质量相对周边地区有较大提升空间。尖子生培养力度不足,往北大清华这种顶尖学府输送人才的能力明显减弱。这正是顺德教育的关键病症,很快教改的目标开出了精准的药方,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提供更多优质学位,打造龙头、标杆学校。
作为顺德的老牌名校,顺德一中当仁不让地接下这一重要使命。很快便着手行动。“我们希望通过多样化特色化建设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将顺德一中打造成标杆学校。”顺德第一中学校长谢大海表示。
而顺德对于这家龙头老校给予了更大的厚望,希望它能带动起更多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去年12月,顺德一中教育集团正式成立。“这一集团将集小学、初中、高中优质教育于一体,探索基础教育人才十二年连贯培养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多元合作,共同发展。”顺德区教育局局长闵乐萍说。
提质量 各出妙招彻底提升教学效果
走进罗定邦中学的课堂,学生们人手一部平板,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与传统的课堂明显不同。这正是罗定邦中学探索出的智慧云教育平台的教学模式。自2016年开始,顺德打造普通高中的特色发展项目,罗定邦中学被确定为信息化特色学校。“学生登录云平台,开展自主预习,并即时反馈,教师通过云平台精准获取学情,完成二次备课。”罗定邦中学教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云平台实现了教学课程资源共享,记录学生学习、成长记录,通过大数据能看到学生的真实情况,能针对每个学生实现个性化和精准化教学。
形式变一变,效果大不同。今年的高三考生,正是罗定邦中学第一届全面使用平板融合学习的年级,与往年相比,高考成绩明显大幅度提高。
在罗定邦中学出现的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创新出现的智慧课堂,是顺德的学校各显神通,努力提升课程效率的一次尝试。顺德各个学校在提升教学质量上的努力还远不止于此。2016年推进的教育综合改革当中,顺德要求普通高中学校在办学体制创新、育人模式打造、特色学科建设等三个方面形成特色体系。“顺德鼓励学校探索导师制、选课制、走班制、学分制、小组合作、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管理制度创新。”顺德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教育综合改革的号角声催促之下,不少学校开始主动创新求变。乐从中学率先实施导师制,为每个学生配备导师,明确所有专业教师的课堂育人职责,设立课外育人岗位,把育人宗旨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容山中学则主动与名校牵手,与广雅中学合作办班、共同培养,在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培训和学生发展等方面深度合作,为学校人才培养“赋能”。
在全区层面上,顺德教育也在不断尝试。针对教育质量监测、分配和激励机制构建方面的不足。顺德开始加强对学校办学质量目标考核及过程监测,同时建立与学校办学绩效挂钩的校长、教师收入分配机制,调动校长与教师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顺德区教育局还通过探索构建统筹兼顾的区域联合教研体系,统筹全区教研力量,在课题研究、学科建设、教学交流等方面实现一体化,从而推动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创特色 多样的人才培养方式出现
尤为可贵的是,除了实力相对雄厚的传统品牌高中之外,顺德许多原本属于镇街的高中,也开辟了一条培养特色人才的蹊径。
与多数学校的外语课教英语不同,桂洲中学有一个班的学生是专门在学日语,为什么这个班会如此“另类”呢?“这些学生原本都是英语底子非常薄,这一门偏科拉分严重,让他们基本上都很难上本科。”桂洲中学校长刘中良说,幸好学校三年前在教育局的支持下办起了日语特色班,通过小语种能力的培养,让一些原本偏科的学生有了一个全新的机会。今年桂洲中学的首批54名日语生走进高考考场,这批从头学起日语的学生,最后日语平均分达到102分,大大弥补了他们原本在外语科目上的短板。7人上了高优线,40人上了本科线。尝到了甜头的桂洲中学也在尝试继续开展韩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为更多学生创造机会。
而伦教中学的不少学生则借力学校的传媒教育,实现了大学梦。2016年,伦教中学被确定为首批传媒特色高中试点学校,开始尝试以传媒艺术特色教育撬动学校发展。很快,学校开始组织传媒教师团队,建设传媒艺术设备设施,每年单独招收传媒生,开设传媒艺术教育班,并积极开发传媒艺术校本课程,培养具备媒介素养的学生。今年该校传媒编导的27名学生参加省首次联考,全部上线,四名学生成绩位居全市前十。
艺术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另一条重要通道,经过多年努力,顺德将这条通道越修越宽。顺德实验中学在被确定打造为艺术教育特色类的学校后,通过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今年,该校考生卢锦禧,以美术类总分605分,列全省第4名,其文化总分555分,有望被清华大学校美术学院录取。而顺德的另一所高中华侨中学的毕业生刘曲浩然,以音乐类总分606分,获得全省音乐类总分第一名。
顺德学子得以从不同的跑道上脱颖而出,背后的力量来自于顺德深入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发展。从2016年开始,全区启动了高中多样特色发展工作,并落实相关经费保障,如今已实现了全区公办普通高中特色项目全覆盖,并引导学校从“特色项目”阶段向打造“特色学校”迈进。
各种富有特色的创新发展模式,为顺德高中提升办学质量注入了全新的活力。随着各种特色项目建设渐渐成型,一座座富有特色的高中正不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