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周日)下午,“黄埔科普讲坛 — 预见未来的你” 系列活动走进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本期以 “文化传播者的 AI 时代新剧本”为核心主题,吸引了超300名高中生及家长参与,共同解锁AI技术赋能下文化传播行业的发展趋势与职业新机遇。
本次活动由黄埔区科学技术协会、黄埔区教育局携手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南方+客户端联合主办,南方网教育频道、南方+高考栏目承办,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鱼珠街道办事处协办,活动旨在为青少年搭建职业认知与学业规划的桥梁,助力大湾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郭中实教授,以《多维视角探寻,人生与学术的智慧密码》为题开讲。他摒弃传统学术分享的枯燥模式,全程用故事串联内容,围绕 “边缘与核心”“专业与业余”“智商与情商”三个维度展开分享,幽默风趣,赢得阵阵掌声。

讲座中,郭教授以手中的小琴为实物例子,结合社会中常见的小故事,直观讲述了家庭环境熏陶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专业选择层面,他建议高中生应主动追求专业领域,认为进入专业“俱乐部”,更易成长为人生赢家。同时,他还分享了实现专业精进的两个方法:一是设立“假想敌”,将身边优秀的人作为目标,以此激励自己持续努力;二是践行“15分钟持之以恒理论”,他将练琴做比喻,每天投入15分钟专注做同一件事,长期坚持下来,将会更有意义。谈及智商与情商,郭教授提到,古今中外许多成功人士并非拥有高学历,而情商高的人往往能领导智商高的人,因此家长更应关注孩子情商的培养。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柯丹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