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花都区邝维煜纪念中学,一支由城西派出所全程指导培育的“中学生法治宣讲员”队伍已成为校园普法的亮丽风景线。作为花都区教育领域唯一成体系的校园法治宣讲梯队,该机制自2023年启动以来,始终以派出所“警情导向、精准滴灌”的普法理念为核心,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从“被动灌输”向“主动参与”转变,实现校园违法犯罪持续“零发生”,获花都区委政法委高度肯定。
机制创新:派出所牵头构建普法闭环体系
城西派出所立足辖区校园安全需求,在邝中首创“学生法治宣讲员”选拔培养机制,该机制每届从初一8个班级学生干部中每班选拔2人,组建16人宣讲团,任期两年并于每学期末颁发聘书。派出所定期向宣讲员提供真实案事例素材,指导其利用课间、年级大会等场景开展宣讲,要求宣讲员在解读案例后结合自身思考互动分享。同时,派出所民警常态化深入班级,对宣讲内容、表达技巧进行现场点评,形成“选苗——育苗——用苗”的全链条培养模式。截至目前,宣讲员累计开展校园普法活动超30场,覆盖师生800余人次,人均舞台表达能力实现质的提升。
精准施策:警情数据驱动普法实效提升
依托派出所“警情CT扫描”机制,城西派出所动态捕捉辖区治安热点,精准定制普法内容。如发现周边小区电信诈骗警情上升,立即指导宣讲团围绕“家长网购被骗”“游戏充值陷阱”等编写讲稿,当月即在初一年级开展专题宣讲;2024年国庆、2025年五一期间,派出所牵头组织宣讲员走进社区广场、商业综合体,表演融入网络热词的防诈骗小品,吸引超2000人次观看,推动辖区同期电信诈骗警情同比下降35%。此外,派出所为每位宣讲员建立“成长档案”,详细记录培训反馈与宣讲成效,确保普法工作靶向发力。
成效辐射:从校园普法到社会治理的“涟漪效应”
据悉,自宣讲机制运行以来,邝中校园内法律意识显著增强。涉校涉学生被骗、被盗窃案件实现“零发案”,学生摩擦纠纷也同比减少40%,校园违法犯罪持续保持“零发生”。城西派出所进一步拓展普法阵地,将校园经验向社会延伸:通过组建“邝中法治宣讲群”,为师生提供常态化法律答疑;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定制“校园安全第一课”“青春期法治指南”等分层普法课程;同步对学校保安、宿管等开展“应急处突培训”,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目前,该普法模式已成为花都区“青少年普法品牌”,派出所正筹划向区内小学推广,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可复制的“花都经验”。
城西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育人格局,让法治阳光照亮更多青少年成长之路,以法治力量守护校园平安。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潘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