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支青春洋溢的大学生团队活跃在广州市白云区鹤龙街道。该团队以“校地联动、精准服务”为导向,通过前期座谈调研、中期视频制作、后期成果汇报,用镜头为鹤龙街道宣传推广注入青春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在基层焕发出新的光彩。
座谈调研联动,锚定街道发展方向
实践伊始,校地双方率先召开座谈会。鹤龙街团工委向队员们表示了欢迎,并介绍了鹤龙街青年发展型城市社区的建设情况。
鹤龙街团工委同指导老师及队员们召开座谈会
鹤龙街位于白云新城CBD中北部,以广州设计之都为重点打造区域,围绕青年人口集中的街区优势,构建“1+2”的青年发展型城市街区建设模式。团工委负责人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够发挥“青年视角”的优势,集思广益,用创新的视频形式展现良好的街区发展氛围,吸引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白云的建设与发展。
座谈会后,在街道团干的带领下,突击队开展了实地调研。从承载民生温度的社区青年公寓,到彰显产业活力的设计之都,再到融合人文气息的街角公园,通过实地探访为后续创作奠定了扎实基础,也让团队对街道在城市更新、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实践有了系统认知。通过“座谈沟通+实地探访”,团队进一步掌握了街道的发展脉络与特色亮点,为后续视频创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精细打磨作品,全流程推进视频制作
团队结合座谈会明确的需求与调研收集的素材,多次召开创作研讨会。从“一日时序”到“板块串联”,从“人物故事”到“场景群像”,反复推敲叙事逻辑,最终确定以“鹤龙青年日记”为主题。作品将镜头对准一位初入社会的大学生,通过细腻真实的视角展现鹤龙青年的工作与生活,引发青年群体的情感共鸣,同时呈现区域发展成就和基层工作者的情怀与担当。
烈日炎炎,队员们热情不减,携带设备深入街道地标,用镜头记录街区的真实图景,在采访中聆听青年的真实声音。后期制作阶段,队员们分工负责剪辑、配乐、字幕校对,逐帧打磨画面节奏,并结合街道反馈的细节建议优化内容,最终形成一部具有纪实性与感染力的宣传短片。
“小青竹”创意实践团工作照
成果汇报见效 校地协同显担当
实践工作进入尾声阶段,“小青竹”创意实践团在鹤龙街道举行结对交流座谈暨成果汇报会,向街道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展示宣传短片并汇报调研成果。鹤龙街党工委副书记、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及团工委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短片播放时,熟悉的街景、鲜活的人物引发在场人员共鸣。街党工委副书记对作品给予了肯定,认为作品以青年视角展现鹤龙生活模式,富有新意,同时也就短片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会上,双方还就后续校地合作、青年实践基地建设等内容交换意见,并探讨了长期联动的可能性。
此次实践中,在鹤龙街道和学校团委的支持下,“小青竹”突击队以“座谈听需求、创作解难题、汇报见实效”的闭环服务,将青年智慧融入基层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青年参与“百千万工程”的责任担当,既收获了经验,也获得了成长。下一步,团队将持续优化服务模式,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与“百千万工程”实施需求更精准对接,努力为基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