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2025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高端论坛暨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大会举办。活动由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联合承办。来自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郑州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全国130余所高校及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卫青,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会长吴笛、专委会会长钟书能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为专委会揭牌。
大会主旨发言环节,吴笛、钟书能与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黄友义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孙有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周敏教授、郑州大学杨明星教授、中山大学李宗桂教授等九位知名学者,聚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前沿议题作报告并深入研讨。
大会设八个平行论坛,主题涵盖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多个领域,涉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翻译策略与理论建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与多元阐释、中国文学外译的叙事重构与海外接受研究、人工智能赋能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路径探索、数字时代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路径与跨文化话语创新、跨文化传播中的身份协商、文化认同与话语权建构、多模态与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新实践、中国国际传播人才的跨学科培养体系与能力建构等议题,百余位学者通过报告与评议展开交流研讨。
据了解,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是由民政部批准、教育部主管的国家一级学会。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的设立,旨在加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积极开展相关学术活动,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做出贡献。经专委会会员大会选举,101家单位当选为理事单位。国家教学名师、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钟书能当选为会长,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朱献珑教授当选为常务副会长、外国语学院战双鹃副教授当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
本次大会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创新思路,为提升中国文化传播力与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与会学者表示,将围绕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核心问题深化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