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29日,广州全市高三学生进行“高三阶段训练”考试。正如大家所预料的,语文作文与抗击疫情相关。对于这一题目,应该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并写出佳作呢?两位语文名师给出了建议。
广州市十佳青年语文教师、广州六中语文教师肖刚:
首先强调一个作文备考的基本观点:“生活即语文!材料要读懂,思考要深入”。两周前深圳线上测试作文就提醒了考生:在备考奋战的时候,不要忘了关注“当下的”真实和做“深度思考”思维品质的训练。如此一来,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广州这道题目的组图几乎火遍全网,估计绝大部分考生都见过,不如深圳同期测试作文的“陌生化”,但都呈现了训练仿真检测的高水准。
广州这道题以“熟悉的材料”“熟悉的场景”“熟悉的任务”让考生可以更加“专注”地深度思考“独特一课”,从而获得“别样收获”,也就是不在审题环节卡脖子;而两周前深圳测试题目的场景设置、角色转换、驳论等要求都有一定的“陌生化”,可以很好训练考生的应变能力。
广州这道作文题仍然是经典的“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材料呈现采取了“图文结合”的方式,包含一组对比图和一次“线上课堂”的讨论分享,这是对近年高考作文“纯漫画材料”和“纯文字材料”的一种整合,但是这种整合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联:图片材料是“线上课堂”讨论分享的对象和缘起,同时,图片材料本身就是“独特课堂”,后者可能比较容易被考生忽略,但是组图的“内容及含义”是万不可不深究的。所以这里特别提醒考生,一定要将“整体阅读材料”牢记心中。
另外,需要留意三位学生和老师从不同角度分享自己“看法”中隐藏重要的提示,这告诉我们,一组静态的照片可以让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到动态的价值引领,这不正是征文活动“独特一课,别样收获”的主题吗?所以无论是读图还是读文字,甚至抓“关键词”,都不可能出现跑题的机会。
但这并不意味这道题目没有难度。因为当审题没有难度之后,考生对这“独特一课”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考,以及从什么角度、如何去认识和思考,就会成为分水岭。考生日常的思考习惯和思维品质,会在这种题目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道作文题目的“效度”是非常高的。
这道题目最大的优点在于,不设置任何审题上的难度,不在材料审读上为难任何考生,让所有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写作文”,这种命题思路是值得赞赏的。
要特别注意“老师”的发言,“无法返校上课,但是抗击疫情的场景在给我们上课”这句话的提示作用和内涵,“抗击疫情的场景”不仅包含了第一张图片的场景,当然还包括更多抗疫场景,这恰恰是考生可以“延伸讨论”的重要提示;而引发我们思考的也不仅仅是“今天的线上课堂”甚至不止于“返校的课堂”,更应包括诸如“抗击疫情”的社会大课堂。
所以这里提醒考生“读懂材料”不是说你看明白字面意思是什么就够了,还要思考材料“映射”的范围和它所包含的内涵。
最后,这道题目的“驱动任务”清晰简洁且考生比较熟悉,但是“要求”多且有变化,比如“以该班学生身份”“在这堂课后”“结合材料”“贴合背景”“切合身份”这些都是比较新的要求,而这些要求是一种具有引领作用的“写作价值观”要求。
比如“贴合背景”,就是要求考生要注意结合一百年前的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和当下的疫情背景;“切合身份”,就是要求考生不能因为对这组图片熟悉甚至看过很多评论文章就做置身事外的“观点搬运工”。
所以这里提醒考生注意要“深刻理解写作要求的内涵”,越熟悉的材料和话题,写作要求制约性可能越强。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铁一中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周瑛:
考生是时代的答卷人,高考作文写作内容要有时代性,这是作文命题的追求。这道作文题从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切入,抗疫正在进行中,这两幅跨越百年的照片学生们应该都看过,应该都有话可写。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展示了高三(1)班的一节线上课,课堂内容是媒体刊发的两张图片,以及由此引发的讨论。任务是以该班同学的身份,在这堂课后写一篇文章,主题是“独特一课,别样收获”,向学校公众号投稿,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想完成这些任务,就必须理解材料,尤其是材料中的两幅图的内容和含义。从相隔百年的这两幅图的双方带给我们的感动和启发入手,即百年未变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重和体谅他人。病人尊重医生,医生尊重(体谅)患者生命。可以联系我国抗击疫情期间的很多场景来共同谈这个收获:面对疫情,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我们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不过时。完成任务时要注意身份情境(该班学生),这里要结合背景(疫情期间),从自身出发,讲延期开学期间,自己应该尊重(体谅)老师、父母的付出等,写作时如果要突出“别样”,还要和自己以前的认识和行为做一个比较。
综上所述,这篇作文审题难度不大,但话题宽泛,要落到实处才能出彩,所以写容易,写好还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