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镜头穿梭在广州市第十六中学的百年底蕴中,红砖间流动的不仅是岁月沉淀,更是这所越秀区老牌名校正在书写的教育新篇。作为始创于1925年的学府,十六中究竟藏着怎样的成长密码?跟随记者的镜头,一同走进校园,探寻其中奥秘。
在创客中心,3D打印机正将《黑神话:悟空》中的金箍棒从虚幻变为现实,这一幕背后是力学、材料学与编程知识的深度融合;而在文创摊位前,学生团队运用数学模型预测市场,复刻“预售制”模式,成功锁定60余份订单,将商业思维融入日常实践。这些生动场景正是学校“项目式深度学习”的鲜活注解:学生们在真实问题中自主拆解挑战,跨学科整合知识,在不断迭代中锤炼思维品质。
真正的成长密码,既藏在打破学科壁垒的勇气里,也落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行动中。从“跨界课堂”到“素养本位”,十六中的教育探索或许为当代教育提供了一个关键启示——如何让知识真正转化为应对未来的能力?答案,就藏在镜头记录的每一个真实场景中。点击观看视频,寻找属于你的“成长答案”。
南方网记者 翁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