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厚厚的报考指南,那么多的学校、那么多专业信息展现在眼前,学生会有种迷茫的感觉:选学校还是选专业?其实,填报高考志愿远不是几天时间就能完成的事情,背后涉及个人成长和生涯规划的众多因素。
4月14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日报融媒体矩阵承办的“2019广东高考招生咨询会”(以下简称“2019高招会”)佛山专场继续“开讲”。本次活动除邀请了广东财经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到场宣讲外,还邀请到全球职业规划师陈璐为大家带来《如何做孩子生涯发展的支持者》主题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直播回顾
在陈璐看来,如果没有让孩子在各个成长阶段中做到自我独立地做选择,那么在高考报考志愿的环节中,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就可能会爆发出来。
“生涯规划不是要让孩子入读最知名的大学,选择最有前途的学科,进入工资回报最理想的行业。生涯规划其实是建立个人事业志向,发现自己的人生使命——为了事业和人生理想,愿意学以致用,享受追寻事业梦想的满足感。”陈璐说。
从名校退学再高考选“冷门专业”
学霸经历印证家长无法代孩子做选择
“人生在每个阶段都有阶段性任务,这个阶段不完成,他一定会回来补的。”在分享中,陈璐以一张生涯发展彩虹图切入,将一个人一生不同阶段中所扮演的各个角色简明地呈现出来。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个人在45岁做了一个人生决定,放下他的工作,去了深造学习。
陈璐表示,在这张图能看到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退出阶段。人生总有做某些事情的黄金时段和最佳成本方案,如果他没有把这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他就会在后面寻找各种机会补回来,哪怕耗费的成本和代价更高。
“补回来”,实际上就是一个个人的选择。陈璐以2017年云南高考理科第八名的李一峰为例子,讲述了高考报志愿中个人选择的重要性。当年,李一峰以超过清华大学投档线9分的成绩却选择了四川大学口腔医学专业。让人诧异的选择背后,还藏着从名校退学再高考的“一番折腾”。
原来,李一峰在2015年就参加高考,并以648分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的环境科学专业。但是,他自己却觉得“进入大学后,每一天我过得都很迷茫。选择这个专业前,对它一无所知,我不是发自内心喜欢这个专业,心里的困惑也在一天天增加。”在中科大读了两年后,李一峰做了一个令所有人诧异的决定—回去读高三。
再一次填报志愿,李一峰的目标非常明确:四川大学的口腔医学专业。当问他为什么这次填报专业非常清晰明确?他说,经过两年时间的思考,自己想要当一名医生,而且口腔医生不需要值夜班,因此觉得口腔医学比较适合自己。
“这一次的清晰选择,李一峰用了人生非常宝贵的三年时间来补功课。”陈璐说,如果家长过多参与到孩子的决定中,甚至强势给孩子做决定,就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她表示,如果家长没有让孩子在当下完成他应该要做的生涯发展任务,他一定会在人生未来的阶段回来补功课,这是家长没办法替他解决的。同时,高考填志愿不是人生中唯一的一次决定,往后的人生还有很多重要的选择,家长是没有办法替代孩子做人生选择的。
职业规划师陈璐带来《如何做孩子生涯发展的支持者》主题分享。朱苏娇摄
如何成为孩子生涯发展的支持者
家长应保持学习、成长、包容
“让孩子更成功还是更幸福,你会选择哪一个?”分享中,陈璐将问题抛给现场听众,而大部分听众选择了“更幸福”的选项。
在陈璐看来,选择“更幸福”的目标并不难,难在坚持这个选择。“我们处于一个比较的体系中,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是在比较中长大的。”她表示,孩子在学校时,家长会与其他孩子比较成绩排名,比较学校名气大不大、专业是否吃香。孩子工作后,会比较职业地位和工资收入。
某种程度,这些比较都蕴含着“希望”。那么我们到底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呢?陈璐表示,家长的“希望”可以归纳为三方面:希望孩子是身心健康的人;希望他是快乐学习的人;希望他是有一个积极成长愿景的人,他的未来是积极正向的,他有做计划考虑的。
要清晰表达这三个希望,陈璐向家长们提供三点建议。
第一是保持学习、成长、包容,孩子做出选择时,需要给他/她一个空间,让他/她有表达的机会。第二是要提升为人父母的能力和水平,学习一些与孩子沟通互动的话术。第三是要成为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和支持者,因为孩子以后经历的路程,家长是不能代替,而只能做他/她的支持者。
陈璐表示,青少年的生涯发展可分为两大模块,第一大模块是4-14岁,孩子进行互动模仿了解身边环境和工作的世界;第二个大模块是15岁至24岁,这是能力决定的阶段,为人生制定生活目标。
具体而言,4-10岁是幻想期,孩子有很多职业目标,充满幻想和好奇,家长不需要过于担心,可鼓励孩子扮演多个角色。当孩子说想做售货员或者家庭主妇时,不要泼冷水,因为职业选择只是跟这个阶段接触到的、感兴趣的职业有关。
11-12岁是兴趣期,可为孩子提供广泛的探索经验,不要仅仅将孩子局限在学习和课业上。13-14岁是能力期,这时候孩子的能力开始出现,家长可开始聚焦兴趣,而不是分散兴趣,这时候要让他多一点体验和试错的机会。
到了15-17岁的探索期。“这时要让孩子有选择的空间和机会,让孩子重视选择的过程,同时也要让他选择承担的结果,这个非常的重要。因为很多孩子不能做选择,是因为他没有办法承担选择带来的结果。”陈璐说。
18-21岁的过渡期,应允许孩子有调整的空间和弹性,如果孩子选择的方向不是家长设定的最好方向,应允许他调整方向。22-24岁是尝试期,此时要让孩子理清工作到底是否合适,让他/她看到职业之间的关系。
陈璐表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选择不断积累的过程。“如果我们没有让孩子在每个阶段完成阶段的任务,在高考填志愿时,亲子之间的矛盾就可能爆发。”
避免“关系破裂式谈话”
有技巧地与孩子谈论兴趣、职业、成绩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相爱相杀”,还表现在“关系破裂式谈话”上。陈璐以一则“童话”形象地描绘出这种谈话的情景:
“青蛙找妈妈,找了很久,妈妈妈妈,我终于找到你了。青蛙妈妈说,孩子,你终于找到我了,我很开心,但是你的作业做完了吗?孩子就说,走吧,这不是我们的亲妈。”她表示,这种谈话的方式不是在沟通,而真正的沟通须家长倾听孩子的想法。
陈璐说,与孩子谈兴趣时,第一句话可以问: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第二句话问:做这件事情让你觉得最享受、价值最高的点在哪里?
她表示,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分类理论,共有6种职业兴趣类型:常规型、艺术型、实践型、研究型、社会型、管理型。“问第二个问题,就是在了解孩子的兴趣类型。”
自然,兴趣不等于就是职业选择的唯一标准。陈璐进一步给出“职业定位十字架”,根据兴趣和能力两个维度,划分出四个区间。其中,兴趣高、能力高的部分,就可以当做未来职业方向。兴趣高、能力低的部分,可以作为爱好培养。如果遇到孩子兴趣低、能力低的事情,意味着这是孩子的盲区,不要强迫孩子去做。
除了上述的职业思考依据外,陈璐还提到“未来职业变化”的因素。她表示,一方面电子竞技师、电竞运营师等新的职业正在加速出现;另一方面,未来的职业变化和发展,可能会根据个人的能力发展出新的职业。
“其实职业是什么,不是决定我们高低的起始点,职业做到什么程度,才是决定我们在社会高度的起始点。”陈璐说,未来得社会变化越来越快,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了解这些专业大学信息和职业信息,同时更要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喜欢做什么,愿意做什么。以这种喜欢喝愿意作为确定性,应对社会和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在分享的最后,陈璐表示,生涯规划不是要让孩子入读最知名的大学,选择最有前途的学科,进入工资回报最理想的行业。生涯规划是让孩子建立个人事业志向,发现自己的人生使命——为了事业和人生理想,愿意学以致用,享受追寻事业梦想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