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从 “思政小剧场” 到 “产业大课堂”,在重庆理工大学直击“重理工课堂”

2025-05-23 11:04 来源:南方网

  5月21日下午,2025第五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走进重庆理工大学。当40余家媒体记者踏入校门那刻,这所拥有85载历史的高校正以全新姿态,打造着教育强国征程中的“重理工样本”。 

《红色的岩》演出现场。

参观校史馆。

  聆听“重理工精神”,

  一场“会穿越的思政课”直击人心

  在重庆理工大学学生活动中心影剧场,师生原创话剧《红色的岩》正在上演。剧中,以该校校友余祖胜为原型的革命者形象,将红岩精神与校园历史紧密交织,让现场媒体记者动容。

  据介绍,该剧由师生团队历时一年创作,入选2024年全国网络教育优秀推荐作品、2025年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项目、2024年重庆市高校原创文化精品巡展项目,并走进綦江区、万盛经开区中小学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堂”。

参观新能源汽车现代产业学院。

  直击“重理工课堂”,

  硬核科创与青春热血的“双向奔赴”

  在新能源汽车现代产业学院,巴哈越野车队、方程式车队、电动无人方程式车队、智能网联桌面级小车等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成果展示区格外引人注目。

  机械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14个创新工作室同样成为记者团关注的焦点。在这个被称为“双创梦工厂”的空间里,师生们自主研发的负重助力外骨骼、桌面级3D打印智能机械臂、自平衡轮椅、两轮电动摩托车等创新产品琳琅满目。据介绍,这些创新成果已在多项国家级赛事中斩获殊荣。

  数据显示,近年来学校学生科创团队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100余项、省部级奖项300余项。特别是在2025年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数字孪生挑战赛中,学校获奖数位居全国高校首位,2024年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奖数位列重庆市第一。更值得一提的是,胡东森等同学还曾夺得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特等奖。

  解读“重理工创新” ,

  卓越人才的“产教融合”样本

  近年来,学校聚焦“国家最迫切、重庆最需要、学校最擅长”的领域持续发力,形成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国防科技”两大办学特色,构建了系统完善的办学治校体系。

  重庆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康骞座谈会上介绍道,学校坚持五大发展路径:以工为主优化学科结构,多学科支撑万亿级产业集群;构建本硕博贯通新工科体系,产教融合育人成效显著;实施“人才二十条”,构建全链条人才体系,高端人才引进居市属高校前列;建设高能级科研平台,原创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专利转化成果突出;深化国际合作与产教融合,与多国高校、企业紧密合作,入选重庆市改革发展“十大最佳实践案例”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十大好案例。学校正聚焦建设“一流学科”、打造“重庆理工类高校发展样板”,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柯丹洁

编辑:潘沈思   责任编辑:骆田子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