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不补课输在起跑线上?帮你算笔“偷补”账

2021-11-23 09:40 来源:羊城晚报

  今年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补习将落幕。有的家长不甘心:“你不补,别家孩子都去补,等着落后吗?”记者帮你计算“双减”后“偷补”的可能性和成本门槛,盘点升学政策逻辑之后,聪明的小学生家长也许会发现,“输在补课起跑线上”是伪命题。

  “双减”之后鸡娃氛围渐淡

  日升月落,天地万物都有终结的一天。11月15日,两大教辅巨头新东方和好未来公告,年底前结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随后,学大教育、高途集团等相继宣布年底前结束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业务。这意味着,一个鸡娃时代、一种鸡娃氛围的结束。

  儿子幼儿园就换了5个、从国际到国内教育体系都体验了一遍的妈妈朱女士,不可谓不鸡娃,但这样的妈妈“双减”后也松了一口气,找回了久违的自在。“五年级的哥哥成绩一般,学科类补习班全没的上了,报了基础托管,校内写作业答疑,每天回来居然能踢一小时足球。妹妹一年级没有书面家庭作业,上点素质课,培养兴趣。”这样轻松的日子,东风东路小学家长朱女士以前不敢想,“以前不是在家吼作业,就是在送娃上补习班的路上”。

  找曾经机构老师私补或是劣补,不如不补

  有的家长却对朱女士这类“躺平型”家长的做法不以为然:“你不补,别家孩子都在补,等着落后吗?”

  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双减”后“偷补”的可能性和成本门槛。

  明年开始,合法合规的学科类补习就不存在了。家长“偷补”的渠道之一就是找私教偷偷补,但私教的教学质量得打个问号。

  学而思曾全国遍地开花,不同城市上万名老师,每个老师知识、水平、理解各不相同。为何教学效果相似?靠的是资本力量打造标准化的课程。同样的课件、甚至同样的“笑梗”,哪一分钟抖出哪一个“包袱”,都有同一套标准。

  好未来斥重金打造的技术平台;“中央厨房”式的教研团队,输出教学研究、教学方式;题库收录所有高考真题,最近十年以来一百多个城市的中考真题以及中高考的模拟题,近五年来两千多所重点中小学期中、期末试卷;还有照片、图片、文物、地图、视频、动画、3D小程序等形式的影像资料馆。这样的教育公司模式,已将教师个人能力和作用弱化到最低,所以,好未来从不需要打造“名师”。

  如果家长想找过去的机构老师偷补,没有机构资本、教研、资源的支撑,这些老师还剩多少水平和实力可想而知。即便补,也很可能是劣质补课,不如不补。

  家长“偷补”的另一个可能的渠道,就是找公立学校的在校老师。但在广州,公立学校在编教师有不少年收入20万元以上,老师偷偷补课,可能有丢掉“铁饭碗”的风险,出来“偷补”的可能性很低。

  所以,“输在补课起跑线上”基本是个伪命题。

  普娃不必“陪跑”学霸 不如转向素质培养

  在所有升学“槛”中,初升高、高中升大学,是要考试的,但2020年“公民同招”改革后,幼升小、小升初一律免试入学,与成绩无关,只与学生的户口在哪里、对应的对口直升或电脑派位学校有关。

  “公民同招”施行已一年有余,家长们都看到了教育部门执行政策的力度与决心。小学、初中就近入读、生源均衡化已成定局,公办、民办学校“掐尖”空间都被极大压缩。广州唯二可以遴选生源的华附奥校和广州外国语学校,招生名额分别为100和270,总计不过370人,这意味着99%的孩子不必再陪跑1%的“学霸”。

  “佛系”小升初时代,没有近在眼前的升学压力,想上学科补习班也没的上了。聪明的小学生家长会死了补学科这条心,及时转向素质培养。不是装进多少东西,而是扩展孩子未来装东西的能力。让孩子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对世界有广泛的好奇心;注重体育锻炼、培养强健的体魄,从体育运动中锻炼意志,有体力应付未来的学习和竞争。

  中高考命题已现风向标 高分不能靠死刷题

  有些有远虑的家长会担心,让孩子开开心心度过小学时光,那么中考、高考怎么办?

  近三年来,教育改革新政频出,探讨所有的教育新政,不能脱离高考,更离不开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大背景。“双减”前有综合素质评价、劳动教育、公民同招、新高考改革;“双减”后有压减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建立青少年防抑郁评估体系;未来中高考改革将持续,中考体育将与语数英同分、加入美育,高考或纳入体育……

  从以上政策变化脉络可以看出,未来无论课业内容、课外活动还是考试评价方式,都会朝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向调整。“3+1+2”新高考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未来的人才比拼,更侧重于“规划+策略+选择+实力”的比拼。中高考命题都体现出,学生不能死刷题,而要能解决问题。

  国际视野看双减 作业时间必须减

  此外,家长们要注意,“双减”的表述是减作业时间和作业量,而不是减学习效果和质量。

  再引入一个看“双减”的国际视野。PISA测试是比较国家/地区层面基础教育总体水平的一个国际常用指标。全国著名作业研究专家,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王月芬介绍,2009年上海开始参加PISA测试开始,“那一年就发现上海学生学业成绩世界第一,但是作业时间也几乎是世界第一,有人调侃说上海拿了两个世界第一,一个是学业成绩、一个作业时间。”此后多年,中国多个省市参加PISA测试,学业成绩都不错,但作业时间同样位居高位,说明学习效率很低。

  所以,家长应该关注的不是孩子的学习时间多长、刷了多少题目,而是在相应时间之内,孩子有没有得到应该获得的学习效果。学得又快又好又有趣,不香吗?

  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双减”等一系列政策,其实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校长、老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民办学校择校热,问题在于两方面:一是公办学校办学质量不均衡,二是我国升学是用单一的分数标准评价选拔学生。

  教育部门必须加大投入,缩小公办校办学质量差距,消除薄弱校,以及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并推动中小学进行多元办学、个性化办学。校长要具备科学和精细化的管理,提升教学管理水平。老师要提升课堂效果、研究高效作业。

  名词解释

  PISA测试

  全称是国际教育评价项目——学生能力国际评价,测评对象是15周岁的在校学生(义务教育结束阶段),测评领域主要为阅读、数学和科学。其根本宗旨是评价学生应用知识与技能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关注学生是否具有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监控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


编辑:唐巧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