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师节,对于许多有志投身教育行业的人而言,“想当教师该如何报读?选科该选什么?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是他们最关心的核心问题。
9月7日,柯大侠参与了黄埔科协讲坛之 “预见未来的你” 活动,其主题恰好聚焦 “教师 + AI” 领域。全程沉浸式听完讲座后,柯大侠针对有志进入教育(教师)行业的学生及家长,梳理出以下几大核心重点:
(一)AI 时代来临,未来教师行业会发生什么变化?
全国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培训特聘专家、全球生涯规划师、华南师范大学陈璐博士指出:“AI 淘汰的是不会运用 AI 技术的职场人。因此,无论未来想攻读哪个专业,都需要前瞻性地关注:自己的专业与 AI 结合有哪些可能性。”
从就业层面看,当前生育率下降,短期内会对小学教育专业教师的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教育将更趋向精细化、小班化,优秀教师仍有旺盛的市场需求 —— 关键是要努力成为具备核心竞争力、面向未来的教师。
(二)想当老师,选文科还是理科更好?
其实师范类专业涵盖多个学科,选择时不必纠结 “选文科还是理科”,核心要考虑两点:一是未来想教授的学科,二是自己最擅长、学习起来最轻松的学科。
华南师范大学2022级公费师范生颜铭泉(曾获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广东省分赛本科生成长组银奖)补充道:“若某类学科在招生目录中的计划名额较少,通常意味着该学科未来的市场需求可能也不会太大。”
(三)成为一名教师,需要具备哪些特质?
教师的能力涵盖知识、技能、才干三个层面。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做到话题贴近学生、教学有干货且有趣、个人形象有特色。
面向未来,教师还需教会学生运用 AI,同时为他们设计出 AI 无法简单替代的练习、思考任务与作业 —— 这是提升教学不可替代性的关键。
(四)大学教师有哪些岗位类型?
大学教师岗位主要分为三类,不同岗位的核心职责与能力要求各有侧重:
学科教师:核心能力要求是教学与科研能力,需兼顾课程讲授与学术研究;
行政教师:主要负责学校组织层面的工作,例如人才招聘、人才考核、后勤保障等,支撑学校日常运转;
辅导员:以 “带学生、做学生工作” 为核心,既能承担部分授课任务,也需处理行政事务。其职称评审同时包含行政序列与教学系列,可从助教逐步晋升为讲师、副教授等。
(五)乡村教师发展如何?
目前乡村教师队伍存在明显的发展现状:一是队伍结构不平衡,二是村小及教学点的教师常需身兼数职,三是教师流动性较高。
不过从政策与需求来看,自 2018 年广东省启动公费定向师范生招生以来,计划招生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 —— 这一信号表明,乡村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人才缺口较大,对青年教师的需求正连年攀升。
(六)AI时代,我们该做些什么?
讲座中还提到,广州市三川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 刘捷说道,一个人所学的专业或过往经历并非关键,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核心 —— 这需要具备独立思考与辩证思维能力,且 “学习力” 远比 “刷题力” 重要。
针对个人成长,也给出了具体建议:1.每月深度掌握1个AI工具,将个人兴趣转化为 “超能力组合”;2.重点培养AI无法替代的能力:共情力、批判性思维、审美力;3.AI是你的 “钢铁侠战衣”,能为你赋能,而非竞争对手。
除了明确兴趣,大家更关心 “如何真正进入教师行业”—— 从高一选科到高三报考,具体该怎么做?柯大侠整理了”成为一名老师的报考路径“,供参考。
一、国家分配路径:定向成为地方 / 乡村教师
适合希望通过国家统一分配,扎根地方或乡村教育的考生,核心包含两大计划:
1. 公费师范生(国家统筹培养)
·报考方式:提前批次(非军检批次)
·报考与培养详情:全国共7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招收公费师范生。高考生被录取后,在校期间学费、住宿费全免,部分院校还会发放生活补贴。入学前需与就读院校、广东省教育厅签订《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明确履约义务。毕业后实行“包分配”,统一派遣至师资紧缺地区的中小学校任教,且可免考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不招收色盲、色弱的考生。
·2025 年高校投档分数线
2. 教师专项计划(地方定向培养)
·报考方式:提前批次 - 本科 - 教师专项(专项批次单独填报)
·报考与培养详情:入学报到前,需与定向县(市、区)政府、培养院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锁定就业区域。在校期间享受免学费、免住宿费待遇,毕业后直接派遣至协议约定的地方基础教育学校任教,任教服务期不少于6年(服务期内不得擅自离岗),不招收色盲、色弱的考生。
·2025 年教师专项计划高校投档分数线
二、自主择业路径:直接报考师范类专业
1.选择师范院校的师范类专业(如华南师范大学的 “汉语言文学(师范)”)
2.普通院校开设的师范类专业(如部分综合类大学的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报考方式:本科批次、专科批次(根据院校层次及专业招生批次选择,如本科师范专业报本科批次,专科师范专业报专科批次)。
·报考与培养详情:在校期间系统学习教师职业技能,毕业后通常可直接获取对应学段的教师资格证,毕业后通过考编或应聘的方式当老师。
柯大侠提醒:并非考上师范类院校就一定能读师范专业!志愿填报时需明确勾选 “师范类” 专业方向(如 “英语(师范)” 而非 “英语”),并符合该专业的选考科目、分数等要求。
三、跨专业路径:非师范专业 “曲线” 当教师
若未就读师范类专业,也可通过跨专业准备实现教师梦,需额外满足 “教资 + 学历” 双重门槛:
·报考方式:本科批次、专科批次(按所选非师范专业的层次报考,如本科非师范专业报本科批次)。
·报考与培养详情:建议优先选择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毕业后需自主报名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统一考试,需通过笔试、面试,且普通话水平需达到对应要求,除教资外,建议在学历上进一步深造,取得教师资格证后,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考编)、学校校招等途径入职。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柯丹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