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广东“学院派”书家:引领岭南书印学史研究及书法创作的方向

2019-05-28 10:17 来源:南方网 黎向群

  民国之初,钢笔的传入中国,由于它具有携带方便和书写便捷等实用功能,当时的政客、文化人、读书人拥有一支钢笔,已经成为他们身份的象征。政府及学校的推广,从政府官员到学生都使用铅笔和钢笔作为书写工具。因此,传统毛笔书写被钢笔书写所取代,毛笔字逐渐不为世人所重视,逐渐失去其地位。

  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是全国高校最早开设书法专业的院校。继浙江美院之后,1987年至1989年间,广州美术学院招收书法研究生、本科开设书法专业课程,形成书法的教学体系。其他没有书法专业的高校,书法选修课的教学任务却落在老一辈学者教授的身上。他们从小受家庭影响和私塾的教育,写字是必修课,“童子功”非常扎实,一般都擅长书法。虽然他们学贯中西,但仍然保持着传统文人学者做学问的情愫和风尚,他们诗文稿、书信、赠送字幅,日常仍然保持毛笔书写习惯、临习碑帖和书法创作。因此,他们的身份既是学者型书家,又是学生写字课和书法创作的指导老师。

  建国至90年代以前,广州市是群众性书法活动开展得最活跃的城市,1962年秋,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创办文史夜学院,招收工农兵学商学员;1963年成立广东省书法篆刻研究会,举办各类展览和书法学习班,培育书法人才。广州的群众书法基础好,得益于侯过、容庚、商承祚、吴子复、秦咢生、李天马、麦华三、李曲斋、朱庸斋、吴三立、黄文宽、何绍甲、莫铁等老一辈书家的言传身教,推波逐澜,薪火相传。这批老书家大都集中在中山大学(简称中大)、华南师范大学(简称华师)、广州美术学院(简称广美)三所院校,并兼任省书协主席或副主席职务。因此,广东“学院派”的老书家成为书坛的主流,把握着书法篆刻研究和创作的导向。

  广东书法教育随之形成了三大格局:一是“中大派”的代表书家有冼玉清、容庚、商承祚、詹安泰、戴裔煊、马国权等;二是“华师派”的代表书家有吴三立、何绍甲、傅宗堃、麦兆暄等;三是“广美派”的代表书家有麦华三、黄文宽、黄子厚、尚涛等,形成了“学院派”的老书家群体。40年来,三所高校培育出来的书法篆刻研究与创作人才,他们较之于社会上师徒相传的弟子,在书法篆刻史、理论研究及书法创作方面,显得更有实力,大多成为广东书印学史的专家和书坛的中坚力量。

  “中大派”代表书家:在古文字、印学史和书论诸方面的引领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有着一百多年的办学传统。该校的冼玉清、容庚、商承祚、詹安泰、戴裔煊、马国权等人,他们既是著名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文学家、印学家、书法理论家,又是著名书法家。他们专注学问和研究,主要贡献在古文字学、古文献学、文学、印学、帖学和书法理论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他们的生友马国权、陈永正、张桂光、陈初生、陈炜湛、孙稚雏等人在古文字学、书法史、印学等均有建树。

  冼玉清、容庚和马国权都是对广东当代印学研究有贡献者。

  著名古文献学家冼玉清(1894—1965),被誉为“岭南才女”,南海人。历任中山大学教授兼文物馆馆长、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她从事岭南丛帖及印谱考证和研究,1949年出版的《广东丛帖叙录》,是一部为粤人所刻丛帖的专著;还出版有《粤东印谱考》(后改名《广东印谱考》),这是一部全面对粤东地区印谱的整理和考证。还擅长书画、楷书取法颜柳褚诸家,绘画以鱼虫见长。著名作曲家、书法理论家冼星海就是冼玉清的高徒。

  著名古文字学家容庚(1894—1983),字希白,号颂斋,东莞人。历任中山大学古文字室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广东分会首任主席。著有《金文编》、《商周彝器通考》《丛帖考》等。20世纪20年代初,与其弟容肇祖合撰《东莞印人录》,是广东第一部地方印家传集。他擅长书法篆刻,以金文和小楷著称,有《容庚法书集》传世。

  著名古文字学家商承祚(1902—1991),字锡永,号契斋,番禺人。历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广东分会主席。师从罗振玉,古文字研究以殷墟文字见长,著有《殷墟文字类编》《殷契佚存》等,甲骨、金文、小篆、秦隶书法著称于世,有《书法经验谈》等文章传世。

  著名古文字学家、印史学家、书法理论家马国权(1931—2002),字达堂,广州人。容庚的研究生,曾任中山大学教授,1979年移居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学考古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书协学术委员、西泠印社理事。著有《广东古印集存》《广东印人传》《广东印学知见录》《近代印人传》等,擅长金文书法和篆刻。

  “华师派”代表书家:体现在文字学、三笔书写和书法教育方面的引领

  华南师范大学的前身为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广东省立教育学院、广东文理学院,1951年更名为华南师范学院,1982年成为综合性师范大学。该校的吴三立、何绍甲、傅宗堃、麦兆暄几位老书家,以文字学、古文字学、教育学、心理学、音乐学见长,向来重视书法教育研究和学生的三笔书写训练,言传身教,使之成为华师的特色。从华师走出来并有书印学成果的有王世国、潘英伟、黎向群等人。

  著名的文字学家、诗人吴三立(1897—1989),字辛旨,平远人。历任华南师大中文系主任、教授,广东省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等。学术专长为文字学、音韵学、诗词、经学,专著10多部,还有《靡骋集》《辛旨近诗》等传世。楷书取法欧颜,榜书取法北碑,行书取法苏黄。1986年题写亚运会“手球馆”三个大字,堪称代表作,气象万千,既有北碑方棱的风骨,又有宋帖的风姿。

  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音乐家、诗人、书法篆刻家何绍甲(1904—1996),字一冰,番禺人。192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30年代初期至40年代末期,参与创办番禺中学、贲南中学和番禺师范学校。1935年,他与陈大年、李泽甫、黄文宽、莫铁等十人在广州创办天南金石社,研究书画金石篆刻,每周例会,各携习作,互相观摩。建国后,任华南师院教育系教授。书法以汉隶和北碑见长,小楷法钟王,草书法张旭、贺知章;北碑取法《泰山经石峪金刚经》《郑文公》《云峰山诗刊》《石门铭》及《龙门二十品》,隶书主要取法《张迁》《礼器》《石门颂》碑碣摩崖,书法碑帖交融,富有清骨、宽博、峭劲、刚阳之美。魏碑《陶行知雕塑》碑记,座落在华师风雨操场,为其代表作品。有《何绍甲自书诗联集》等传世。

  傅宗堃(1920—2018),字垕安,广州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学渊源,祖父傅家瑞是前清进士,擅长北碑,钟情赵之谦。舅父张荫庭,从小受家族前辈的影响,并指授他临习魏晋唐碑帖五六十种。楷书早年受“馆阁体”书法影响,研习欧赵董,后习魏唐诸碑;尤擅长行书,钟情王羲之《半截碑》《怀仁圣教序》,以二王、董其昌为主调,兼取法李北海、宋徽宗,书风雅逸流美,气格高古。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享有书名,1941年,他参加了于右任、叶恭绰等名流主持举办的“港澳华侨联合书法比赛”获第二名。1980年和1984年参加全国第一、二届书法篆刻展和河南郑州举办的国际书法展等重要展览。建国后长期担任华南师大的书法选修课教师至退休,自编《书法教程》,言传身教,还兼任学生书法篆刻学会的指导老师,培养不少书法人才。

  “广美派”代表书家:在书法专业、书法美术史、创作方面的引领

  广州美术学院的前身是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创建于1953年,由中南文艺学院、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广西区艺术专科学等组成,校址在湖北武汉。1958年该校从武汉南迁广州,更名为现名,培育中南地区的美术创作人才。当时的广美是联系广东书坛的桥樑和薪火相传的摇篮。早期的书法选修课由麦华三担任,学生有林墉、苏华、王楚材等人。广美早期的书法教育,只是选修课程,课时不多,未形成书法教育体系。到了1987年至1989年间,广美招收书法研究生及书法专业,才真正形成书法教育体系。尚涛担任学科带头人,黄文宽、黄子厚兼任专业课教师。胡志颖、叶耀才、马新林、陈诗豪等便是这期间招收的学生。由于尚涛调离广美,只招了三年停办了。

  著名书论家、书法家麦华三(1907—1986),字中兴,番禺人。1961年任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兼任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广东分会副主席等职。他主要贡献在书法理论。30年代编写《古今书法汇编》一书,1940年撰写《岭南书法丛谭》长文,共述书家95人,对广东历代书家及其作品作了较为详述,为广东书法史重要的文章。此外,还著有《书法源流》《日本书道概观》《汉晋木简对书史之贡献》《艺舟书影》等,促进了现当代书法史和书法理论研究和发展。他的书法擅长篆隶楷行草诸体,小楷和行楷最为突出。小楷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行书“贵州茅台酒”等为其代表作品。

  结语

  40年来,广东高校老一辈的书法家作为广东书印学史研究和书法创作主流,引领书法篆刻的研究与创作的方向,推动了广东书法事业的发展。冼玉清、容庚、商承祚、秦咢生、李天马、詹安泰、戴裔煊、吴三立、何绍甲、麦华三、傅宗堃、黄文宽、黄子厚、尚涛等老一辈书家,无论在古文字学、古文献学、文学、书法史、印学史学诸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书法创作,都起到楷模的作用并奠定深厚的基础。马国权、陈永正、李公明、王世国、黎向群等人致力于书法史、篆刻史、书学理论、书家、印人的研究和评论。陈永正的《岭南书法史》、王世国的《中国历代书法家评述》、黎向群的《岭南历代书法名家》《岭南篆刻》、李公明的《广东美术史》等专著及学术文章,对中国及地域书法篆刻美术史研究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编辑:张俊伟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