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为"岭南书派"立传

—读黎向群著巜岭南历代书法家研究》

2021-01-13 18:20 来源:南方网 宋国琦

  2008年黎向群所著的《岭南历代书法名家》出版,掀开了他为岭南书派树碑立传的首页,2013年他又撰写了《岭南篆刻》一书,对古今岭南印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评述,今天当我认真翻阅他油墨未干的新著《岭南历代书法家研究》时,深深被他几十年来,为了岭南书法事业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所感动,他的付出都一一反映到了字里行间,他的贡献体现了一位资深书法艺术工作者的伟大理想、远大抱负和宽阔胸襟。多年来,他从理论与创作两个方面为岭南书派立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量的积累和坚实的辅垫。他用辨证的思维、宏观的视角和科学的态度,为岭南书派立传找到了理论依据,可谓呕心沥血,无我而为,壮心不移。

  黎向群在此著的序言中写到:"任何一个艺术流派的生成、传承与发展,都是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以及这个地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思想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及成长的土壤。……岭南逐渐形成了帖学与碑学的两大书法传统:一为黎简—冯敏昌—谢兰生—朱次琦—康有为一脉,二为吴荣光—李文田—潘存—张荫垣—陈乔森—邓承修—江逢辰—曾习经—康有为一脉,谢兰生、吴荣光、朱次琦三人是主要的传承者,最终都归结到承继者康有为身上,岭南书法从此形成碑帖合流的格局。″他的这一观点,是对岭南书派从宏观到微观,从个体到群体相互依存关系上的科学判断,使读者在赏读巜岭南历代书法名家》、《岭南历代书法家研究》姐妹篇时,就会带着这样一种思考:即康有为作为一个个体,在研习书法的过程中,曾"扬碑抑帖″到不可一世,然而到了最后,人们从他的书法创作实践中发现,对于博学古今,通史议政的康有为来讲,不得不承认帖学对其书法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在领南书法的传承和派系上还得归属到帖学的行列中。象这样的书家还有民国的于右任,于右任同样是从碑到帖,融会贯通,成一代宗师。还有弘一法师都是由碑转帖,兼收并融。先碑后帖,碑帖融合,最后以刚柔相济,温润典雅之行楷闻名一世。对诸如此类成功个案的研究和关注,甚至是提升到了焦点的位置来论述和解读,无疑对从学者是一种激励,而要想成功,你必须从《岭南历代书法家研究》中细读慢品,方有借鉴和收获。比如在对南海康有为的研究上,黎向群不但把其作为碑、帖学派的焦点人物,而且从岭南书派生成、传承和发展的地域因素、人文环境里找依据,寻答案,使人心悦诚服。他指出:"南海地区是粤中经济、文化、艺术的重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物阜民丰,文风昌盛,英才辈出。素有“始皇郡隋帝县”之称,与罗浮山并称“二樵”的西樵山,有“理学名山”之美誉。岭南书法流派的生成与发展恰恰得益于南海这一块沃土,碑、帖两派的主要创建人物,主要都是南海书家″。这种寻根求源式的研究思维和方法,打开了岭南书派之门,从而为确立岭南书派在发源上找到了左证和论据。

  当我们逐步通读《岭南历代书法家研究》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作者在对所选的代表岭南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三十余位书法家进行专题论述时,根据每位书法家的所处的时代背景,艺术成就、历史地位按年代分为上、中、下三个编章进行排序和分类。如上编为宋明代,由卢侗、白玉蟾、海瑞、薛始亨、程可则等人组成;中编为清近代,由冯敏昌、黎简、张锦芳、谢兰生、张岳崧、宋湘、吴荣光、黄培芳、张维屏、林召棠、黄子高、李文田、陈兰彬、梁于渭、岑光樾、叶恭绰、邓尔雅等人组成;下编为现当代,由简经纶、吴子复、李曲斋、方人定、何绍甲、莫仲予、赖少其等人组成。这种以历史为经,书家归纬的成书方法和研究体系,是到目前为止全面系统研究岭南历代书家的第一部专著,充分体现出了作者清哳的辫证思维能力和宏观把握全局的判断能力,如:在本书的上篇宋明篇里,分析评述卢桐书《罗恺墓志铭》考一文中指出:历代的书论家都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之说,这种说法概括和笼统,是难以定论的,但也道出了宋代书法注重的是意趣的抒发与情感的渲泻,这是宋代书法的时代特征。"韵″、"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尚意″或许是不得已选择了″。这一独到的见解,使我们在判断宋代书法优劣与时代特征时有了新的选择空间。再如:他在中篇:清代和近代里《论李文田书学思想及其书法艺术》一文中,对李文田的介绍长达近万字,这种对个案的选择,体现出作者的智慧与博学。因为李文田身处"道咸中兴″之时,(是道光三十一年的县学考试第一名,是咸丰九年以一甲笫三名中进土),是一位"五体"皆通的多面手,并在书学史上也有创论,占有重要一席。他的艺术思想集中体现在为端方题汪中旧藏《定武本兰亭序》的跋文中。这样的选择来说明对广东书法家研究的重要性及价值,对提升地域书法和学派的研究与确立,无疑将产生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又如:在下篇现当代里,开篇就选择了简经纶,我认为这是最合适不过了。从简经纶的个人经历就不难看出,从出生越南,后成为国民政府参事、局长,再看看他的朋友圈,是集特殊人生经历与不凡艺术成就于一身的个案,充分展示了岭南书家包容、睿智、大气的一面,也反映了把这种人格的修养融入艺术,创作出的作品是具有多么强大的生命力的,彰显出一代艺术大家的精神风貌。正如黎向群所说:"简经纶是民国印坛一位勇于探索的骁将,又是一个别开生面的的印家,在近代和民国时期,印学流派纷呈、印家辈出的背景下,他的篆刻艺术能在吴昌硕、赵叔儒、黄牧甫流派外自树一帜″。再比如黎向群在对各派书家的传承关系进行疏理时讲到:"岭南“帖学”一派。黎简是开启金石书法风气者。谢兰生是黎简的学生,得黎简书法真传,他在黎简“执笔最正” 的基础上发展为《书诀》,对指法、笔法、墨法、气韵诸方面作深入研究。并提出“平腕竖锋,虚拳实指” 的理论,后将此理论和笔法传授给朱次琦。朱次琦,道咸年间,岭南大儒,其学术思想对中国的学术以及政治有着深刻的影响。少时已负才名,年十三,其诗被阮元所重,十八岁时师从谢兰生,书法雄浑苍秀,直迫颜真卿。朱次琦再传给康有为,康有为在继承岭南书法传统的同时,广采博收,锐意革新,自成一格。岭南“碑学”一派,吴荣光是集经学、书画、金石学和收藏家于一身的大家,更是“由帖入碑”的先驱。之后,李文田的出现,岭南碑派才正式形成,岭南碑学发展到康有为,扬碑抑帖,从理论到实践,将中国碑学书法推向高峰"。这些论述可谓脉络清晰,高屋建瓴,这样就把岭南书派的传承关系和碑帖合流之渊源明确的展示给了读者。

  综上所述,《岭南历代书法家研究》一书,我认为显示出了这样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站在历史的高度,确立书家的地位;二是从书家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艺术特点和成就中挖掘出带有岭南书派特点的人物;三是图文并茂,方便对照,利用考证,说服力强。这些都为读者了解岭南书派,研究岭南书派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和具有历史价值的可考文献。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吴晓懿在《岭南历代书法家研究》的序言中写到:"身为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和岭南印社副社长的黎向群,近三十年来,笔耕不辍,先后在《中国书法》《书法》《书法丛刊》《西泠艺丛》《书画世界》《美术学报》《中国书学》《广东教育》等专业报刊上发表近百篇学术论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系统介绍了岭南书派的地域特点及其生成传承脉络及其发展的规律″。从吴教授的评语中不难看出,几十年来他为系统研究、介绍岭南书派所下的功夫,可谓用"勤、奋″二字来概括。“勤"在胸有大志,著书立说;"奋"在勇猛精进,奋发图强,誓以为岭南书派立传树碑。他以百篇学术论文在专业报刊杂志上撰写发表来介绍岭南书派,并得到学内人士的广泛赞誉和认可,这些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是不可能完咸的,我们跟随吴教授的序言去品读《岭南历代书法家介绍》,去体会和感受这种责任感和治学态度,定会受益匪浅,倍感真实。

  一个书派,一个画派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确立一个书派在历史长诃中的地位,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岭南画派″在中国绘画史的地位和影响,已经历了百年之久,其发生、发展的心路里程是历代画家艰苦奋斗,幸勤耕耘,灯火相传,生生不息之结果,也得到了美术界及社会的广泛认可,这就为岭南书派的确立开创了先例,树立了榜样,也为岭南书派的立传提供了可能。然而,美术学科的确立已有千百年的历史,而书法学科的确立还面临着逐步形成的局面,还需要书法人不断的努力进取,更需要各地区各书派的研究者们共同的合作,黎向群几十年来身先士卒,主动积极的为书法学科的建立和岭南书派的确立做了大量的行之有效的工作。《岭南历代书法家研究》一书的面世,无疑将对岭南书派的确立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是在用心血为岭南书派立传。

2021年元月15日于西安紫云轩

  作者:宋国琦,中国美术家協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顾问,陕西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第七届终南印社副社长、顾问,西安中国画院艺委会副主任,理论研究室主任。

编辑:罗予岐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