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高质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专访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清泉

2021-02-28 09:05 来源:新华网 白瑜

  当年建校、当年招生、当年开学,一所曾以“速度”见长的高校在国际国内排名中持续保持加速度,国际排名以每年约100位、国内排名以每年约10位速度上升。这是一所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特色的高校,PCT专利申请数自2017-2019年连续三年蝉联中国高校第一,不少学生带着孵化成熟的企业毕业;这也是一所强调危机意识的学校,“预聘—长聘”人事管理制度、“严进严出”分流淘汰制度,以压力激发教师与学生拼搏动力……

  既非“985”,又非“211”,与特区几乎同步诞生、伴随城市共同成长的深圳大学以不寻常的打法,跑出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圳速度。

  深圳大学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为高等教育探路的使命。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深圳进入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关键期,亟需国际一流高水平大学提升创新动力。日前,记者走进深圳大学,就高等教育如何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建设对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清泉做了深度访谈。李清泉强调,将面向区域和国家战略需求,把通过交叉学科发展打造学科高峰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主攻方向。

  面向国家需求服务“双区”建设

  记者:深圳大学在中国约3000所高校中的独特定位是什么?

  我觉得深圳大学的独特定位是两方面,一是定位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二是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国家战略。

  从培养特区建设者到服务“双区”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83年建校时,经济特区刚刚建立,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为特区建设培养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如今,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们在一张白纸上参与精彩演绎,粤港澳大湾区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从经济特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使命。如果我们不进行调整“升级”,可能就不能满足未来的需要;如果我们不能服务于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培养的人才大湾区不需要或者发挥不了引领作用,就谈不上服务国家需求,就可能没有地位。所以我们要培养新时代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努力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和定位,我们将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高端智库等方面下工夫。

  记者:深圳大学当年创建、当年招生、当年开学,是“深圳速度”的例证,近年在高校排名中也实现快速上升。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你刚讲的是两个阶段的深大速度,背后都有一个共性因素。当年创办之初,深大的快速发展,主要的动力还是来自于城市的迫切需要,实际上是一种压力。那么今天的快速发展,其实一样来源于城市和区域需要我们发展的压力。因为我们不快速发展,我们就有可能被淘汰。

  第二个因素是改革创新,办校初期通过改革创新打破了一些传统体制机制的条条框框,激发了发展活力,那么今天深大的快速发展其实也得益于持续地改革创新,所以我经常说深大必须真正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比如说我们最近几年主动实行的“预聘—长聘”人事制度改革,并不是所有新教师都能从预聘顺利转为长聘,换言之就有可能被淘汰,这就形成了压力,从而产生了强大动力;再比如说实行严格的“温馨提示-学业预警-分流淘汰”制度,对学习年限超期、成绩不合格研究生进行机制化的淘汰,对研究生导师实施严格的年度招生条件审核。这些改革就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对教和学的人才进行两个方面的改革,也促进了老师把书教好把科研搞好,学生学好。

  发力交叉学科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记者:深圳大学的PCT专利申请数连续三年蝉联中国高校第一,什么样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塑造了深大的创新创业生态?大学应该如何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氛围?

  坦率讲,深大的创新创业生态不单纯是学校去推动的,实际上是综合因素形成的。这是由很多因素汇聚而成的。我觉得有两个方面非常重要,一是这个城市对于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另外一个是学校对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的政策性扶持,比如科研成果转化,个人能够得到85%,使得老师学生对科研成果进行产业落地可能比在别的地方更容易成功,更容易得到支持,而且也不断有成功的例子来鼓舞着他们。越来越多的人留在这里开展这些创新创业的活动,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和政策支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生态圈。

  深大建校38年来培养了30多万校友,不完全统计,其中80%以上扎根深圳,90%左右服务大湾区,这些校友在各行各业为区域发展作出贡献。还有我们的学生,很多在在校期间或者毕业以后将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深圳大学所在的粤海街道有差不多140多家上市公司,我们的学生、老师、校友在学校周边创办或依托我们老师科研成果创办的高科技创新公司约有800家,现在每年继续有几十家新公司成立。它们一方面和学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另外一方面又与社会广泛合作。可以说,在深大周围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创新创业生态圈,我们希望它能够发展成为类似于美国硅谷、斯坦福周围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记者:如何面向国家需求,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人才?

  面向国家需求、立足国际前沿科技领域的重大科学研究,成为深圳大学提升科研原创力和竞争力的努力方向。学校适应湾区发展的社会需要,不断来调整我们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模式。

  通过交叉学科发展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近几年深圳大学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着力点,也是亮点。深圳大学目前有理工创新实验班等二十余个实验班和基地班,也与华为、腾讯等企业开展跨界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项目。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的理工创新实验班,每年招60个人,学生在学校中二次选拔,培养数、理、化、生、信息多学科交叉的拔尖创新人才。假以时日,通过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一定能够为推动原始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做出贡献。再如,粤港澳大湾区在当前发展阶段急需金融科技产业高端人才,我们就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微众银行携手成立全国首个金融科技学院,通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培养金融科技复合人才。最近,我们正在谋划和思考,如何在“十四五”期间,集中资源,突出重点,加快交叉学科发展,实现学科高峰突破,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撑。

  记者:“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国“十四五”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出更迫切的要求,高校如何为科技创新人才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

  一方面,我们按照国际一流大学的运行的模式,激发年轻教师的工作热情,给他们一定压力,同时也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好的学习工作环境,让他们收获归属感、获得感。我们为青年教师在工作起步提供支持,比如新锐导师制度,很多优秀的青年教师来了以后就可以指导博士生,我们也鼓励他们加入科研团队,在他们起步阶段,给他们教学工作量有适当减轻,使他们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有时间和精力来开展科研活动。

  还有对科研评价体系的进一步的完善,探索打破“五唯”,建立质量、贡献为导向的比较客观的评价体系,激发他们活力和创造力,找到自己事业的归属感,在深大施展自己的才华,发展自己的事业,在个人发展的同时,也为学校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记者:深圳大学计划如何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提升基础科研创新能力?

  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所以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大学,要支撑高水平的基础研究是不可能的,因为企业不可能花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去做基础研究。所以未来支撑深圳高质量发展,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有高水平的大学。加强基础研究,一定要重视大学的发展,同时要把大学人才培养和我们现在新建的各种基础研究的平台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对基础研究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保证基础研究的活力和水平。基础研究不等于应用研究,研究突破具有偶然性,资源应该向年轻学者倾斜,鼓励年轻人自由发现,自由探索。

  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

  记者: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如何更好地协同发展?

  我们学校是中国大陆离香港最近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到关口只有不到10分钟时间。跟香港的联系应该是最紧密的。我们除了有港籍的老师以外,我们还培养出很多很优秀的香港毕业生,目前在港深大校友有1万多人。我们还跟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高校联合成立了国际创新学院,开展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不同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项目,鼓励参与项目的学生和学者,把创新项目和研究课题带到这里,通过创新学院促进孵化,也可能他毕业的时候自己的企业也孵化出来了。

  深圳大学毗邻港澳,与国外高校合作交流紧密,但从未试图“拷贝”香港或海外高校模式,深圳大学希望建设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我们的教师队伍要能够适应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创新大学的要求,同时我们也希望我们的教师队伍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具有政治责任和政治自觉。

  记者:高校如何对区域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先行示范区未来的高等教育是什么样子的?

  深圳进入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关键期,亟需国际一流高水平大学提升创新动力。我们为自己设定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也就是到2035年我们能成为一所在世界前200名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大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杆大学。

  随着深圳超常规投入、超强度建设,深圳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现象正在迅速得到扭转;然而,与其发展定位和人才需求相比,高等教育仍是深圳的短板。深圳可以说是国际上观察中国高等教育从大国向强国快速转型的一个重要窗口。深圳高校应对标国际一流高水平大学,加快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高地,在质量和特色差异化发展方面形成合力,以高质量的创新发展增强深圳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编辑:罗予岐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