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勇攀科研高峰 梓文奖学金助力暨大博士后人才开拓创新

2020-12-25 17:04 来源:南方网
.

  南方网讯 (记者/黄绮铌)这是收获的季节,暨南大学一群杰出的博士后人才又收获了一笔支持学术研究继续推进的奖学金,让他们在攀登科研高峰的道路上又多了一重后备保障。

  孙翔飞、李猛、张慧杰作为梓文励志奖学金(博士后专项)的获得者,带着这份收获的喜悦与感激,踏上科研攻坚的征途。

  筛查辨别有害化合物名录

  大数据分析从源头追控环境污染

  毕业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并获得环境工程博士学位的孙翔飞,曾获批“广东省博士后人才引进计划海外青年博士后引进项目”,他在2018年9月来到暨南大学开展“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或持久性有机毒性物质”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孙翔飞

  “这类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类有机化学品,一旦释放到环境中很难被降解,还会在生物体内累积,影响生物体和人体的健康,从长期来看来会产生一系列人类难以承受的环境影响。”孙翔飞说,“我们的任务就是扩充已知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名录,评估认识它们对环境和生物体的危害,并做到从源头上提前追踪控制。以此为基础,让研究成为国家制定环保政策约束工业生产的着力点。”

  孙翔飞介绍,当前中国的工业化学品已超过45,000种,其中大概有7000种化学品是中国独有的,这些很多是在开发新的化工原料过程中合成出来的新产品。对于这几千种化学品,很多都没有进行过全面环境风险评估,“我们甚至可能并不太了解这些化合物在环境中的传输特性,以及潜在的环境风险。因此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了解这些化学品的化学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使用量子化学、计算化学以及大数据和神经网络的方法,开发一系列针对这些化学品环境行为及毒性的预测模型,从理论上实现对这些化学品危险性的评估。”

  通过对中国生态环境部推出的超45,000种工业化学原料清单的筛查,孙翔飞与其他科研工作者目前已初步确定了69种新型污染物,“接下来我们要对69种化合物进行进一步分析,跟踪调查它们的生产背景和使用途径。”

  由于这项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海量数据的获取需要投入资金购买,预测模型的构建也对计算机平台的算力有一定的要求。“对化学品的研究需在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后才能进行性能的评估,因此提高单次模型的训练效率对于整体的研究进度非常重要。”孙翔飞介绍称,当前神经网络预测的能力,每一个化学品可以提取出3000个特征进行分析,完成一轮模型训练约需要一周的时间。计算设备升级后,在化学品特征的提取数量上可以提高到约5000个,训练时间可缩短到三天以内。

  “这次拿到奖学金以后,我计划投入到数据购买与计算设备的升级,这笔资金对于我们这种科研刚起步的人来说,包括对暨大环境学院建设大型的数据运算中心、数据储存中心来说,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专利技术降解污染物

  微生物电净化消除水域中的健康威胁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博士后李猛,在2019年加入暨南大学莫测辉教授课题组,投身微生物电化学净化降解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李猛因获批国家“香江学者计划”项目,而获得梓文励志奖学金(博士后专项)奖励。

  “为解决水域环境中存在各种难降解、毒害性大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问题,我们开发了微生物电化学净化技术,通过这种新技术能使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发生降解。”李猛表示,“该技术的应用能在90分钟内让浓度为10毫克每升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到0.5毫克每升,甚至完全降解,此时的污染物浓度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1毫克/升),几乎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李猛

  目前,李猛与合作研究人员的研究中,关于环境电净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一项技术已申请到专利号,未来将通过企业对接合作投产,解决水域环境的污染问题,从而减小水污染对人类乃至生态系统的威胁。

  投身水域环境污染物降解的研究,缘起于本科毕业后的一次实习经历。“那时候我在污水处理企业实习,发现生活中、工业废水中排放了很多污染物,而且这些污染物在污水厂处理的过程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水生态失衡,危及鱼类和整个食物链。”李猛说,“作为一个学环境生态的科研人,我想通过深入科研,开发新技术,使有毒有害的污染物从环境中去除,让人类的生命健康不受威胁。”

  在这项科研过程中,耗材试剂、样品测试等都需要花费大量经费。“比如完成一些微生物蛋白组织分析,一个样品测试费用约5000多元,一组实验至少有6个样品。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科研将寸步难行。”

  “这次拿到梓文励志奖学金对我们科研有很大的帮助,我也会拿这笔经费来支持现在课题组的一些实验开销。”李猛开心地说,“加上之前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香江学者项目,今年有了一个满意的Happy ending!”

  潜心体育史学研究

  守住人文社科阵地 让世界听到中国之声

  张慧杰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科研人员,她在澳大利亚西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曾获批“广东省博士后人才引进计划海外青年博士后引进项目”。2019年7月,她进入暨南大学世界史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体育史学史与史学理论、体育与宗教等科学研究工作,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

  “我做的就是在理清西方体育史学的学术思想史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创新我国体育史学的理论体系。”张慧杰表示,与母学科历史学相比,体育史学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尚处于起步阶段。

  体育史学科的基础理论构建,包括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等,是对历史学科发展的有益补充,而历史学又是人文社会科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研究关系到人文素养的提升,影响着社会人文环境的发展。然而,目前社会和学术界对历史学乃至人文学科关怀不够,作为从事史学史研究的一员,希望在这个方面贡献一份力量。” 张慧杰说。

  从早到晚浸泡在图书馆,查阅文献,撰写课题论文,成为她生活的常态。“我挺享受这个过程的,有时候发现了新材料,或者看到几句能引起共鸣和思考的话,就觉得非常开心。每当论文接近完成的时候,会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无论能不能最终发表。”辛勤的付出,让张慧杰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SCI或A&HCI收录论文5篇,并在知名的Routledge出版社出版英文专著1部。

张慧杰

  “让我自豪的是我出版的英文论文和学术专著,让西方学者听到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张慧杰发现,很多外国学者对中国体育史非常感兴趣却一直难以深入了解,这是因为国内从事体育史研究的学者数量太少,能用英语写作和交流的更少,“所以我们还需要更加努力。”

  此次获得梓文励志奖学金(博士后专项),张慧杰表示主要用于搜集文献和购买书籍。此外,她还希望能举办一场学术研讨会,邀请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一起讨论问题,集思广益,“专家的批评对我是最大的帮助,十分感谢暨南大学和梓文励志奖学金对我的资助。”

  “暨南大学奥园教育发展基金”是2020年9月由中国奥园集团联合暨南大学共同设立,鼓励和培养优秀学子成长成才。其中,梓文励志奖学金(博士后专项)的设立,更是激励博士后潜心研究,勇攀科学高峰,推进高校前沿领域科研的发展。

  2020年梓文励志奖学金(博士后专项)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处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评审工作。暨南大学奥园教育发展基金管理执行委员、暨南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处处长陈振强介绍称,此次梓文励志奖学金(博士后专项)共资助20位获得国家或广东省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的博士后,共获得资助金100万元。

  “梓文励志奖学金(博士后专项)也将助益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博士进入我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高水平科研工作。” 陈振强表示,博士后群体是暨南大学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梓文励志奖学金(博士后专项)的设立,是“名企+名校”优质资源的强强联合,是公益力量助力一流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方式。“感谢奥园集团对我校博士后事业的大力支持,助力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和高水平大学建设。”

  博士后工作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紧密相连,校企联手通过公益力量,助推了高层次教育与科研的发展,不仅体现企业家的教育情怀,更将为进一步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科研经费,支持社会力量助力科研,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潘沈思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