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记者/杨智明)年末,广州寒风袭人,而对于一群学子来说,他们心底流淌着一股暖意。暨南大学奥园教育发展基金“梓文励志奖学金”首次颁奖即将举行,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受助学生们更加心怀感恩。
线博豪、刘若冰、刘涛是国外交流专项奖金的获得者,揣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奖金,回望自己的求学点滴,他们充满自信与淡定,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多看看这个世界。
“对于整个世界有说不完的好奇心”
大四准毕业生线博豪本来计划出国读研,但是因为疫情,暂时搁置。他计划先留在广州,找一份工作安定下来。
家在西安的他,高考填报志愿,坚持报考暨大。其实,家人当时舍不得他跑这么远路,想他留在家乡。他当时有一股劲,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初来广州,他要学会适应气候的炎热以及语言的不通,而且第一次过集体宿舍生活,处理起日常的交际关系,性格偏内向的他显得小心翼翼。
回忆起四年大学时光,他用了“快速成长”概括了一番,他觉得自己从懵懂到成熟,性格变得理性、客观、外向。同时,他内心对探知世界的追求也变得更加笃定。
临近毕业,他给师弟师妹们留下寄语,“很多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艰难,抑或很简单,不要畏葸不前,踌躇和等待是我们成年之后才学会的词语,因为有所顾忌才会放弃开始。我希望你们能够重拾少年时的那种无畏和果敢,对于整个世界要有说不完的好奇心。”
他引用顾城的诗勉励自己,“你说,你不爱种花,因为害怕看见花一片片的凋落;所以,为了避免一切结束,你拒绝了所有的开始。”
从这些可以看到这位经济系学生身上,除了炼成的理性,还有一种思辨的细腻,并富有人文情怀。课余时间的他,更习惯于静静地看一部文艺片,思考现实,探讨终极的人生问题。他对这个世界有说不完的好奇心。
线博豪
他梦想着将来有一天能在美国华尔街上下班,成为一名金融分析师。这一次,他能获得国外交流专项奖金,也是源于他参加了由暨南大学和CIS机构合作的PBL科研课题项目。
“我从这次经历中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有关金融领域和数学理论的知识,也学到了现实世界的市场态势,与此同时,我也认识了许许多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他补充说,这是一场不一样的修行。
喜欢经济学的他,在资产价格变动、收益率等流动的数据面前,他说道:“经济学有很多有趣的地方。”这一切,在他心中已经描绘成一幅具象的走势图,甚至他已经走进数据背后的故事。
此次获得奖学金,让他更加有动力去坚持做有价值的事情。郭梓文先生的慷慨资助,让他看到这个世界的爱。
午饭时间,走过饭堂附近张挂的支教招募通知,他心中的爱心火苗也被点燃。
“交流让我们的心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今年读大三的刘若冰一直很忙碌。特别是今年夏天第一次参加国外交流项目,刚好撞上期末考试,她每天都泡在书海里,合理地规划好时间,攻克一个个难关。
她所参加的国外交流项目叫UCLA线上数据科学项目,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举办,共有五门课程,修完课程后可获得美国数据工程师的认证证书,含金量极高。
而刘若冰非计算机或数学专业出身,加上线上课堂全英文授课,她需要恶补计算机、数学、概率论、专业英语等知识。通过这次交流项目,她掌握了数据科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跟海外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让我们的心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刘若冰
探索未知,一直是刘若冰的兴趣所在,屠呦呦院士就是她学习的榜样;她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科研界的一份子。生物学专业的她极大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因为热爱,她将来想继续深造,从事跟生物医药相关的工作;“用知识与技术为行业做贡献,研发更多的药物,治愈更多病人”,她给自己立下誓言。
远离家乡安徽,前来广州求学,刘若冰喜欢广州的开放、多元与包容,打开了她的视野。跑步是她喜欢的一项运动,跑过清晨与黄昏,有些时候,她心里在默念某一个词汇或某一条公式,她也在一步步接近梦想。
身为奖学金的获得者,她也想成为像奥园集团创始人郭梓文先生这样有情怀的人。
刘若冰加入了学校的生态环保队、志愿者服务队,利用课余时间,去宣传废物回收利用知识,以及教小学生学科学和英语。她意识到,教育是人类的根本,公益是爱的传递载体,只要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明天会更好。
“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出生于河北的刘涛,对家乡的评剧、梆子充满感情;他对戏曲文化的涉猎不止于此,晋剧、秦腔、豫剧等其他剧种也在他的欣赏之列。他觉得,这些剧种虽然声腔上有区别,但是文化内涵是相通的。
他在学生中也带头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计划明年着手研究中华戏曲文化的传播方式,看看哪一种传播方式更受海内外观众的欢迎。
此次,他获得奥园教育基金国外专项奖金,与他参加联合国青年领袖班学习相关;通过交流活动,他收获颇丰,不仅学习到可持续发展管理能力,也锻炼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刘涛
“打破舒适区”,他不断地挑战自己。课堂内的学习夯实他的知识基础,而这些课外实践活动扩宽了他的视野,让他变得更加自信。在扎根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他更懂得担当背后的意义,他还计划继续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关注脱贫攻坚一线。
他去年曾随队“三下乡”,前往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石羊镇调研家庭教育问题,被乡村老师的坚守所感动,也看到当地大力保护传统文化,通过文旅项目拉动经济发展,他感受到一种力量与智慧。
清晨,可以看到刘涛晨读的身影,他诵读的或是某一个中华戏曲文本,或是英文版的叙述学理论,他不断地汲取文化滋养。他也会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尽其所能将这些知识文化传播给更多人。
线博豪、刘若冰、刘涛三位学生是暨南大学奥园教育发展基金获奖者的代表,奖项授予他们,对他们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助力他们打开眼界、探知世界。
据暨大对外联络处处长、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梁燕介绍,多年来,中国奥园集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暨南大学校友郭梓文先生始终心系杏坛,情牵暨南。自2006年至今,中国奥园集团多次向暨南大学捐赠公益基金,已累计捐赠逾3200万元。特别是在2019年,中国奥园集团捐赠2000万元设立“暨南大学奥园教育发展基金”,用公益力量助力学校一流人才的培养,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学术研究水平,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该基金是迄今暨大学生奖励金额最高、覆盖面最广、管理最规范、影响力最深远的教育基金。
谈起国外交流专项的设置,暨南大学国外交流合作处处长蒲若茜说,这将支持学生走出去,去到世界名校,体验高水平教育的成果,让年轻人多走出去看看世界的机会。她同时寄语学生们:“抓住机会 ,走向更高的平台,让视野更开阔,胸怀更远大,将来有能力也像校友郭梓文先生回馈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