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章熙春:广东创新的“华工密码”是什么?

2020-01-24 08:39 来源:羊城晚报 张璐瑶 通讯员 华轩

  1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满头银发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克复登上领奖台,接过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证书。该获奖项目不仅实现了广东省内高等学校牵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零的突破”,还为中国造纸业摘掉了“污染大户”帽子,贡献了造纸业绿色生产的“中国方案”。

  实际上,在广东科技创新领域,有不少人才、方案都来自同一所高校——华南理工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华工校友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比如,无线电“50177超级班”出了我国彩电“三巨头”:TCL总裁李东生、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康佳集团前总裁陈伟荣;机械专业出了“格力之父”朱江洪、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

  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90年代,珠三角近60%的企业负责人或技术骨干是华工校友。新一轮创新创业大潮中,华工已有5位新生代创业校友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单。华工的科创能力、专利数、创新创业等指标近年来也都走在全国前列。

  这所“双一流”高校中,到底蕴藏着多少创新秘密?它将如何继续为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带来持续动力?1月15日,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揭秘广东创新中的“华南理工密码”。

  一流大学应产出一流成果,做出一流贡献

  羊城晚报:陈克复院士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广东省内高校实现了“零的突破”,这对华工而言,意味着什么?

  章熙春:陈克复院士团队研发的成果“制浆造纸清洁生产与水污染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紧贴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需求,就是要解决造纸行业污染的问题,通过科技创新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很大的贡献。这也充分体现了华工科研工作者“板凳要坐十年冷”、“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及华工人为国家重大需求敢于担当、敢于拼搏的精神。

  从1952年重新组建华南工学院提出“办大学就要创一流”的目标开始,到今天的“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我们就是靠发奋图强、自我拼搏的精神在办学。

  世界一流大学应产出一流的成果,做出一流的贡献。多年来,从华工产生的一流成果与一流贡献数不胜数,如多项高新技术应用在港珠澳大桥等国家超级工程中;脑机协同与混合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日常康复护理和特殊群体,并连同科大讯飞一同让“脑控”成为现实;氧化物TFT等关键核心技术不仅在OLED显示领域联合广东聚华、华星光电等企业研制出了全球首台喷墨打印可卷绕柔性OLED屏,而且还突破了国外技术在电子纸领域的垄断,在宁波市建设全国首条电子纸产业化生产线……

  当前学校正处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爬坡过坎的关键历史时期,学校将一如既往坚守初心,勇担使命,重点瞄准国际前沿、国家和广东省重大战略需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汇聚学校优势创新资源,立足国际前沿开展创新研究,产出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努力开创办学发展新局面。

  科技创新“顶天立地”,突破“卡脖子”技术

  羊城晚报:华工被誉为“工程师摇篮”“企业家摇篮”,您认为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方面,华工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章熙春:在国家推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华南理工大学将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顶天立地”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协同攻关能力,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科技创新原动力。

  一是加强原始创新能力攻关。我们聚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脑科学、量子科学等领域的世界前沿科技方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培育战略性、前瞻性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在引领原创成果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从源头上解决国家受制于人的重大科学问题,增强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供给能力。

  二是布局建设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加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等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及新兴产业技术的集成攻关,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三是布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实验室、基础研究前沿科学中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等一批高起点的科技创新大平台,依托广州国际校区“新工科”领域,推动建设一批学科交叉研究院,逐步打造成以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平台群,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发等全链条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产出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形成若干引领产业发展的高技术成果。

  四是构建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若干瞄准国际科学前沿的基础研究团队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研究团队,支撑大湾区构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羊城晚报:华工有多个国际顶尖水平的学科、平台,学校如何布局落子,促使更多学术成果走出实验室,造福社会?

  章熙春:我们重点在三方面进行部署。首先是构建融入产业链的学科专业集群。聚焦国际科技前沿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重点在广州国际校区围绕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生命健康等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建设10个新工科学院,与国家、广东大力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布局的产业紧密契合。其次是培养引领未来的工程领军人才,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强有力人力支撑。最后是完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一批集原始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高水平研究院。目前已组建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广州智能工程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再生医学粤港澳联合研究院、华工-港科大联合研究院,这些研究院全部由顶级科学家领衔。

  培养全球工科顶尖人才,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羊城晚报:2019年9月,华工广州国际校区正式开学,社会各界寄予厚望,目前“成绩单”怎么样?

  章熙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是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学校四方共建的。整个建设过程创造了“广东速度”“广州速度”。

  作为“新工科F计划”领军人才培养试验区,第一批学生的培养效果初显,“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初步形成,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先行示范效应逐步显现。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三院院士格雷格·塞门扎教授来访时这样评价:“广州国际校区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计划和想法,它不仅有助于聚焦发展全新的研究重点,更是一个培育新型人才、提升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绝佳机会。”

  该校区构建“通识+专业+双创”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推行“小班-探究-全英”教学,推进“5I”(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合作、国际化教育、工程深度学习、本研贯通)多维培养,全面推进“新工科 F 计划”,着力培养“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工科领军人才;以“书院+学院”的全员导师制育人新理念构建一站式学生成长社区,成为全国典型示范高校。

  虽然开学不久,但校区高水平科研及科技成果论文已层见叠出,其中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完成的一项引领世界前沿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Chemistry上发表;依托学校牵头的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等建设,推动筹建“中英大学人工智能联盟”,助力校区多个学科的发展及科研成果转化。

  羊城晚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科创需求,华工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经验和计划?

  章熙春:华工的使命,首先就是要培养大批的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华工人也很愿意在国家建设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数据显示,我们的毕业生超过80%都在广东就业。

  早在1999年,学校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三创型”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华工模式”,这个理念非常超前。长期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在学术创新人才、科技型企业家、研究型工程师培养方面成效突出,为区域、国家乃至全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目前,学校依托广州国际校区新的办学条件和新的体制机制,全面实施“新工科F计划”,加快培养面向未来的工科领军人才,同时瞄准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达国家院士、世界一流大学资深教授等高层次创新人才,倾力打造一支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未来,我们还将引入大疆、广汽集团、南方电网等企业资源,共建“未来创新实验室”等。

  国际校区有非常多目标,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全球工科顶尖人才。我们非常看好这批学生。将来,他们有的人可能走到学科最前沿,甚至不排除会出一些诺贝尔奖;有的可能会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甚至创造新的、比较大的创新型企业。这些孩子对广东的发展来说,也是一股强有力的新鲜力量,甚至可以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案例

  本科生实验室走出“华南虎”

  两度夺冠登上央视

  2019年9月1日晚,华南理工大学机器人实验室华南虎战队三名学生登上央视,参加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推出的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

  这三名同学分别是来自两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比赛冠军——华南虎战队的禤俊鹏、黄灿彬、庄佳欣。节目中,他们与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交龙战队,在沙盘微缩景观上上演一场机器人限时救援的“龙虎之争”。

  据了解,华南理工大学机器人实验室是学校近年来在“双创”教育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代表,也是学校规模最大的本科生实验室。

  实验室面向全校工科类本科生的实践创新与培养基地,在教务处、校团委、学工处(部)、招生办、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等单位的支持和指导下,为大学生进行“双创”活动提供一个有力的平台,基地下设机器人协会、无人机俱乐部、电竞社等多个社团。而实验室内机器人队主战各类国家级赛事,包括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创业赛、机械产品数字化大赛等。

  初步统计,机器人实验室已申请335项国家专利,目前发明授权27项,实用新型授权119项;培养出700多名优秀机电一体化人才。近四年获得77项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15项、省级竞赛获奖13项。而由实验室组建的华南虎战队,蝉联第十六届、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总冠军。

  90后华工校友为机器人做“大脑”

  登中国准独角兽TOP50

  2018年10月13-15日,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厦门大学举行,华南理工大学2009级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王一负责的项目“齐悟大脑”在来自全国210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

  王一是一个90后,先后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具有近10年移动互联网及AI项目开发管理经验,先后获得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榜样选拨活动创业青年英雄榜前10强、2018年度全美华裔“30位30岁以下优秀创业者”、福布斯中国2018年度“30位30岁以下创业精英”、胡润百富榜2018年度“30岁以下商业领袖”。

  王一用一句话概括起来他正在干的事儿:做机器人的大脑,让机器人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他的齐悟大脑-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便孕育而生,它就是引擎通过核心的语义理解算法技术优势,赋予机器拟人化的“思考”能力,让机器人可以处理复杂的逻辑关系,从而实现上下文的语义理解,使机器人可进行高度拟人的复杂多轮对话,而且在保证顺畅沟通的同时还能越来越“懂你”。

  目前,他企业的齐悟大脑-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已摘得中国科协企业工作办公室、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组织的2019“创世技”颠覆性创新榜TOP10,并登上中国准独角兽TOP50。

编辑:罗予岐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