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岭南书家开创了书写工具新领域

2019-09-23 09:41 来源:南方网 黎向群

  毛笔,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据韩愈《毛颖传》记载,公元前二三年,秦将军蒙括南下时途经中山(安徽省泾县一带山区)发现这里的兔肥毫长,便以竹为管,在原始的竹笔基础上制成改良毛笔。毛笔主要是用禽动物的毛制成的笔,以兽毛为主,初用兔毛,后亦用羊、鼬、狼、鸡、鼠、牛、虎等动物毛。笔管以竹或其它质料制成,按性质分为硬毫、兼毫和软毫三种。虽然现在广泛使用钢笔,但毛笔依然有其实用的价值,钢笔无法取代它的位置。中国书画艺术的创作离不开毛笔。

  广东一隅,史称岭南。岭南文化,源远流长,采中原、吴越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融汇升华,它由广府、潮汕、客家、雷阳、琼台文化所组成,自成宗系,具有包容、开放、创新等的文化特质。

  岭南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由于语言、饮食、风俗、交通、信息、与内地接触少等原因,因此,文化艺术独具地方特色并富有创新的意识。

  岭南书法家在生活和书写实践中,为了方便使用和创作效果,发现当地的茅草和竹子可作笔,因此,就地取材,创造了茅龙和竹笔,打破了传统使用动物作笔的先例。明代的陈献章以茅龙束笔;清代的成鹫札竹子成笔,宋湘尝试以蔗渣、布团、竹叶等材料为笔,皆传为书坛佳话。

  一、陈献章首创茅龙笔

陈献章作品

  陈献章是明代大儒、杰出的书法家。陈献章(1 4 2 8—1 5 0 0),字公甫。新会白沙里人。学者称其白沙先生。年二十七,赴临川从学理学家吴与弼,重视“心性”之学,以“天地我立,万化我出,宇宙在我”作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早年举乡试,两赴礼闺,皆不第,讲学授徒,四方学者益众。复游太学,在吏部文选清吏司任职,礼闺复不第,南归故里,治学授徒终老。在台阁体盛行之时,他在晚年,竟然以茅龙束笔作字,并将茅龙笔发挥到淋漓尽致,已臻“熙熙穆穆”的艺术高境。他如此举动,无疑是向台阁书风宣战。他的作品流传至今,最早的茅笔作品是,成化十七年(1481),即54岁的作品。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三“艺语”:“白沙晚年用茅笔,奇气千万丈,峭削搓桠,自成一家。”麦华三评曰:“白沙乃发明束茅为笔,就地取材,此实吾国书之一大发明也。”

  弟子湛若水和霍韬以及近代岭南画派的高剑父、赵少昂、杨善琛等人都沿用白沙的茅笔作字画,各有成就。现在,新会成为茅龙笔的主要产地。

  二、光鹫以竹笔作字

  释光鹫(1637—1722),又名成鹫,字迹删。番禺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年十三补邑弟子员,入清后坚守气节,参与南明抗清活动。年三十五,父去世,即投石洞离幻元觉禅师,遍游诸方,曾任肇庆鼎湖山庆云寺第七代住持,晚年掩关广州大通寺。

  光鹫是清初著名方外书家,他的诗文理论为清初岭南论坛带来了一股清流。同样,他的书法也大胆创新,晚年喜用竹笔作字,竟以粗犷厚重的书法,傲视当时媚弱的“馆阁”书风。

  三、宋湘以蔗渣、布团、竹叶笔作书

  宋湘(1756—1826),字焕襄,号芷湾。嘉应州人。嘉庆四年进士,曾主讲惠州丰湖书院和粤秀书院院长,晚年任湖北督粮道,卒于任上。

  宋湘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大家。文学艺术主张创新,反对摹拟。自言:“作诗不用法”,同样其书法也不受绳法,尝试以蔗渣、布团、竹叶笔作书,丰富了其书法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还打破了传统毛笔的束缚。如此个案,在中国书法史上,实属罕见。宋湘虽然在书法艺术史上并不是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但他对书法艺术孜孜不倦的探求,令人钦佩,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书法艺术成就及其艺术价值早为世人所公认。历来广东的文物收藏界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广东收藏家没有收藏到宋湘的书法真迹,就不算收藏家。”此语一点都不假,便可见其书法地位了。

  陈献章、光鹫、宋湘在书写工具上大胆尝试,开创了书写工具新领域。吴俭评曰:“从前新会陈白沙用茅作笔,称之‘茅龙’、‘茅君’,书法老辣,这和宋湘的蔗渣、竹叶,都是我国书法艺术的花朵。”

编辑:罗予岐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