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志愿填报过程中大家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李广华老师梳理了一些志愿填报的误区,家长、考生一定要注意。
误区一:迅速完成高考志愿填报。
考生及家长在志愿填报前需要对高校有大致的了解,把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的内容加以解读,掌握这些学校前几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简称校线),并测算出当年大致的校线等。希望家长和考生一定要重视高考志愿填报,早作准备,不要等到考试完了以后再抓,那样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误区二:不充分了解学校。
应该提前了解学校的“前世今生”,全面客观地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如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师资力量等。
误区三:追求名校效应。
中国的高考招生录取制度历来是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要使高考志愿填报成功,要把握两个竞争实力。第一是由考生平时的学习情况、高考考分情况、思想品德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其他情况等组成的自身竞争实力。第二是学校的竞争实力。其核心是在掌握学校3—5年的录取分数线的基础上,再准确判断并预测学校录取分数线。
误区四:孤注一掷。
常常看到有的考生在偌大的志愿填报表上,只报了1所或者2所学校。考生一定要把有利和不利因素都分析透彻了再报,对于后续批次志愿,如果你不报,就浪费了一次或几次可能被录取的机会。高招报考中出乎考生与家长意料之外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不要以为自己分数高,就一定会在第一批次录取,而忽略后续批次志愿的填报,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误区五:滥用信息。
对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信息,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种:对于政策信息要好好研究、读通、弄懂;对于学校和专业信息,既要了解静态的历史数据,又把握动态的现实变化;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信息,需要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尤其要学会综合分析,切不可偏听偏信。
误区六:不注重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抓住关键、根本、重要的方面,但是也不要忽略一些细节。有时候因为忽略了一些细节而导致全盘皆输。比如,网上填报志愿的时候,有的人把设置的密码忘了,造成了许多麻烦,甚至影响志愿填报;有的人把学校的代码和专业的代码混淆了,这有可能导致上线落选、高分低录,甚至是高分不录。这些细小的事情,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都非常大,所以千万不能忽视。
误区七:忽略招生章程。
考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切不可跟着感觉走,而应该跟着招生章程走。因为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考生应该依据高校的招生章程来填报自己的高考志愿。